石齐平:两岸关系面对的考验与变数
2008年06月04日 09:32凤凰卫视 】 【打印

石齐平:很简单,因为这涉及到主权的问题,涉及到政治上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注意到,今天其实国民党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可能都不完全一致,简单的说就是国共平台属于,这个当年这个连战建立起来的,吴伯雄跟进的,以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在台湾的政府的内部,从马英九到国安系统,然后到陆委会,然后到授权的海基会,这个系统上来就是“马萧”以及赖幸媛,他们的这个思路,主权问题的思路,跟连战,跟吴伯雄是不完全一样的。

郑浩:对。

石齐平:所以我以前曾经创造的一个杜撰的名词,我说“连战跟吴伯雄那个叫做中国国民党传统的”。那么“马萧”这个,姑且暂时名字为,就是所谓的“台湾国民党”,所以将来的两岸问题,两岸关系,或者第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国民党内部这两种不同的路线,在主权问题上,究竟要怎么去磨合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必须要先去面对的考验。

郑浩:对,您刚才提到马英九,那么马英九虽然在目前来讲,非常热衷于推动两岸的一个互动,但是他过去的很多的言论,也让人感到到他好像是这个蓝中有绿,这样的一种一个印象。

石齐平:确实是,一般人确实,很多人有这种感觉蓝中透绿,或者蓝中泛绿,我们先看看,比较一下他的演讲稿好了,这是不久前,5月20号,他不是有一篇演讲稿三千多字嘛,在这篇演讲稿里面,有人统计,他一共谈了九次的中华民国,这个无所谓了,谈了四十次左右的台湾这就感觉上比较多了,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没有一次谈到中国,或者中国人,这是很明显的,那么相对于过去,大家批评这个李登辉,说搞台独,我们看看李登辉90年的就职演说,跟96年的就职演说,特别是96年,它那个时候的题目叫做“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经营大台湾”,大家一听就明白,什么叫“建立新中原”呢?李登辉他的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或者整个中国的文化发源,就是在于过去”,现在讲的中原。

郑浩:对。

石齐平:但是他讲到台湾,台湾(因缘十会),他说“在最近这一、两百年,始终都是海洋文明跟大陆交会教会的地方”,所以台湾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所谓西方的民主,科学、乃至于工商这方面的一些概念,台湾的教育也很普及,所以他在这篇文章里面特别强调,我们要建设台湾成为这个新中国的,在这个文化上的引领者,换句话说将来的这个文化的源头,是以台湾,叫做“新中原”这个概念。

我们先不谈他这个论点到底对,还是不对,我们起码可以有一点,就是注意到,他的中国味还是蛮浓的,所以你把马英九的这个就职演说跟他的就职演说,可以看看,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定不是要替代李登辉表白,而是要特别指出马英九的就职演说里面,中国味已经比李登辉的时候少了很多了。

郑浩:对。

石齐平:但是你要问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我的解读是下面几个原因:第一个当然是跟马英九本身,他所受的教育,到美国去留学有关。那么他自己很执着于一些所谓政治理念,包括什么民主,法治、自由这些等等,他开口闭口就是谈这个,因此他可能对大陆的一些作为,他可能不表示认同,甚至于表示一种这个。

郑浩:抗拒。

石齐平:抗拒,这是第一条。

第二我们知道马英九他作为台湾的一个外省籍,他从来就有一种“原罪感”,所以在这个就职演说里面,他特别说到,我很感谢台湾能够对我们这个战后的新移民,有一种包容之意,这个栽培之恩,或者拥抱之情。那么这个话很感动人的。但说明他也是,一再的很强调,很在乎说是你能够包容我,我现在愿意向你证明,我绝对爱台湾的,我绝对不会怎么、怎么样,这个就是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个,就是陈水扁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你们常常批评我,我告诉你们,我在台湾执政八年,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绿化了国民党”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到马英九,所以今天马英九的言行,在这方面可以看到他的一些,这个影响的痕迹,最后一条不能忽略美国的因素。

郑浩:对。

石齐平:美国的因素始终在两岸关系中,始终在台湾的政治发展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当然对马英九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马英九今天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所以这是两岸关系未来面临的第二考验。怎么样能够把马英九这条路不要走的太远,而且能够把它拉进来。

郑浩:对,那么在6月11号的时候,两会将会一个复会,那么刚才您也提到,可能会涉及到有关国际空间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国际空间我们知道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台委)和华盛顿将会如何的来互动,在下节我们再来听听石齐平先生的一个分析,一会儿我们再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