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中国电影人人格分裂了
2009年10月21日 10:42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窦文涛:那些少先队员?

田壮壮:对,我干过。我当过兵,首长也说首长们好,为人民服务。但是那一天阅兵的时候,为什么说我突然间心里特别百感交集?我去农村的时候,还有年收入在几百块钱的农民,现在也有腰缠几个亿的富翁。这个人民怎么界定,谁是人民?忽然间好多概念跟以前你认识的,我得退休吧。

窦文涛:真是,以前刚八十年代的时候,财富程度大家是差不多的,但是你说那个时候的人,他追求的东西,用咱们今天说的大众跟小众该怎么界定呢?

田壮壮:我觉得在那个时候,它是一种大众的东西,因为在那个时候,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候,你说的在财富大家差不多的时候,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因为文革毕竟是封闭了那么多年。

窦文涛:有人有过一种分析,你看中国这两次文化高峰,一次是从“五四”到抗战前,一次是八十年代,说全世界都有这种规律,这种文化上的小高峰,往往发生在什么呢?比如说政治荒谬、集体灾难。

许子东:战后。

窦文涛:你像欧洲就是二战之后,产生好多电影、文学,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带来人们那种积极的反思,非常多种流派的思想。

许子东:还有当时胡耀邦本人思想也比较开放,他的很多决策,其实今天有很多决策是他那个时候做下的,他其实做了很多贡献。

窦文涛:但是也有人说,是不是跟那个年代相比,那个年代才是在做梦?比方说有人讲,现在这个情况,到比较接近于庶民,平民社会、小市民的社会就是这样子了,讲理想、讲真理的人永远是少数人,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看看明星,看看打仗就是这些了,看看大场面,这反而是正常的社会,八十年代的时候反而不正常,这个怎么说呢?

田壮壮:这个东西,我觉得每个时期的特征是每一个时代的产物,没有什么正常和不正常,到今天来讲,我觉得这是特别平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看见过美国有,美国没有“9·11”,是不是一个特别平和时期?但是我会觉得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感觉,“9·11”第二年我去了,第三年我也去了。我自己从美国电影中突然感觉有重量,加重量了,可是美国人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窦文涛:怎么不一样?

田壮壮:他思考多了,他的那种趾高气昂的东西没有了。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锵锵三人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