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政治是民主政治,“左派”、“右派”都要讨好老百姓。这是民主的大优点,但也可能出现“反向尺蠖效应”:人民为扩展自由而选出右派,但却不允许减少福利;人民为增加福利而选出左派,但不允许减少自由。这就可能造成国民的自由、福利双“过分”。但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持续的。强要持续,就会惹出祸来。一种危机,还是两种危机?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危机的性质截然不同。1929年危机,是过度投资、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最后致再生产过程中断,于是倒牛奶、烧小麦、毁汽车、炸高炉。过剩危机主要是消费不足造成。
此次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人们指责的却是美国人过度、超前消费,通过贸易逆差和全球发行国债,向全世界透支,结果透支窟窿太大,导致信用崩溃。美国现在的消费率全世界最高,这和1929年截然相反。
类似1929年过度投资导致消费不足的现象,全世界表现得最明显的倒是在中国。中国现在没碰到大振荡,是因为“过剩产品”以巨额顺差的方式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了。没有这个外需,过剩危机将表现得更严重。中国的过剩危机,比次贷危机爆发要早。消费不足、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在中国存在了十几年,我们的危机有自身逻辑。
请看图1:一般居民的消费占GDP总量,美国是80%左右,中国不到40%,几乎是两个极端。美国人过度消费产生了窟窿,我们消费不足,就把产品卖给(其实就是“赊给”)美国,帮他们填窟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圣路易斯市Pruitt-Igoe社区的兴建
世界铸币权刺激美国的“消费狂”
很多人说美国人现在有一种恶习,就是借债超前消费,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了消费狂。
恶习该骂,更重要的是:这个恶习怎么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吗?可从马克思到凯恩斯讲的“资本主义”特征,不是完全相反?而且,同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如日本、韩国,通常又被认为是高储蓄国家,欧洲尽管也有高消费势头,但不会像美国人这样透支,道理很简单,欧元没有世界铸币权地位。因此,这个“恶习”和经济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无关。
陈平先生说这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表面看有点像:除了“次贷”被认为是“过分”支持穷人买房以外,美国现在实体经济领域中最严重的汽车业危机,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归咎于工会太厉害,导致负担重,雇佣自由消失,竞争力垮台等等。这简直是工会太欺负资本,太不“资本主义”了嘛,如果它搞血汗工厂,怎会如此窝囊?但举世公认欧洲尤其是北欧才是福利国家与强工会的典型,为什么危机在美国爆发?
是否“消费文化”导致了这种恶习?“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讲的可是勤俭、禁欲和以积累为天职。这与今天的美国消费狂不是相反吗?多数美国人当年与今天都是新教徒,这是“文化”能解释的吗?
这种透支消费的恶习,最直接、最表层的原因并不难找:就是美元的世界货币特权。
美国由于独家拥有这种“美元霸权”,可以任意发行美元来买世界各地的任何东西,就像有了想啥来啥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中国人、日本人、欧洲人都没有,过度消费、透支全球弄出这么大个窟窿,只有美国人能闯这样的祸!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作者:
秦晖
编辑:
贾思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