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谢国忠:中国制造业向何处大转移
2007年09月18日 10:04中国经济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重工业黄金时代

布鲁金斯学会最近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93年到2004年间,以每年平均4%的速度增长,而1987年至1983年间则为3.6%。TF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尺,意为在不增加劳动力或资本投入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生产力的增长。

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在于TFP增长在过去两年中再度加速,大约达到6%,而且升势还有望持续。这有利于中国消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冲击。如果TFP每年再多增长2%(即达到8%),就可部分抵消实际汇率每年7%的升值。

生产率加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重工业的起飞,其次是国内需求的规模效应。

一方面,劳动力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就会带来TFP的上升。直观地说,当更多的人由制衣业转而生产制衣机器,他们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在80年代分别发生重工业起飞时,都经历过一段生产率高增长。

关于中国的重工业,举例来说,它正逐步发展最大的远洋船舶制造基地。从铁矿石、钢板到整船,中国创造的价值大约占最终产品价值的四分之三。而且比国内附加值高份额更重要的是,重工业工人的工资往往能达到轻工业的两倍。

中国重工业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在德国、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中,重工业工人的工资已达到中国的7倍到20倍。相比之下,中国轻工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通常只能占最终产品价值的二分之一,同时它还面临着印尼、越南这样工资水平更低国家的竞争。所以,中国的平均TFP得以增长,主要源于那些高附加值重工业的扩张。

中国重工业正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从各类机械制造业到汽车零件,其世界市场份额还不足以使重工业产品的价格接近中国的成本水平,所以中国企业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

不过,总有一天,这些产业都转移到中国这样的国家时,成本差异所产生的利润就会终结。届时,重工业将会进入一个增长缓慢、利润萎缩的时代。这大约是十年以后的事情。

另一方面,国内很多领域在需求上的扩张,已可保证相应行业实现最优化的规模经济。例如,城市购买力足以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已经进入起飞阶段,城市化水平约为43%。通过农村与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这一水平可以在25年中达到75%。届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之城市人口将明显老化,且数量相对于城市进一步自然萎缩,城市化进程接近完成。城市人口规模会由今天的5.6亿翻一番。假定城市人口平均住房需求为20平方米,这就意味着新增住宅市场需求为112亿平方米。而现有城市人口对住房条件升级的要求,可能又会产生50亿平方米的需求。依此算来,20年到25年中,每年会产生6.5亿到8.2亿平方米的住宅需求。

住房市场增长的规模并不惊人,目前房地产的开发规模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上述持续性的需求。价值红利的故事并非来自房地产业,而源自城市扩张给其他经济活动带来的规模效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只要基础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网络也相应发展,经济就会变得更有效率。更多的城市人口有助于实现更深入的劳动分工。由于规模效应,世界上的特大型城市人均收入大多比该国平均水平高50%-100%。随着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特大型城市,人们会从这一规模效应中获利更多。

这种城市扩张带来的高效率,可以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送货上门服务在小城市可能难以为继,但在大城市就成为赚钱的行业。

城市化是提高国内需求效率最关键的因素。收入增长和规模经济带来的消费升级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白领阶层的壮大,支持了高附加值的国内产品和服务业的崛起。例如,职业装是一个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其附加值比一般服装、鞋帽要高得多。很多此类产品都具备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的条件。

作者: 谢国忠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