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证券报:不在泡沫中疯狂 就在泡沫中崩溃
2007年08月27日 09:34中国青年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谁掌控着贪婪与恐惧的“阀门”

然而,为什么在金融市场上,人类“贪婪与恐惧”的天性能够放大到足以自我毁灭的地步?是否有更强大的力量左右着市场的起伏跌宕?

在1929年,纽约股市的投机气氛趋于疯狂的时候,华尔街最重要的一种“添加剂”就是“保证金交易”——只要付出相当于买价10%的定金,就能获得全部投资额度。简单打个比方来说,拿10元钱“保证金”,就可以买100元的股票,这样股价如果上涨10%,溢价10元,收益率就会高达100%。这种金钱放大效应极大刺激了人们的赌性,进而使市场的热度越升越高。无怪乎加尔布雷斯不无嘲讽地写道:“在这方面,华尔街就像一个妩媚动人、多才多艺的女人,但必须穿着黑色长筒丝袜、毛织内裤,像厨师一样炫耀自己的才艺,因为很不幸,她的最大成就,就是当好拉客的妓女。”

事实上,更需提出的质疑是,谁为股市烈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又是谁在市场快被烧成灰烬的时候泼来凉水?通常的说法,美国银行机构缺乏控制和预见的“宽松货币政策”为股市浇一桶又一桶汽油,说白了,就是透过市场的金融创新,增发了大量的流通货币,导致市场趋向疯狂;而当股市已燃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紧缩货币政策”出台了,如同釜底抽薪一般,流通货币急剧减少,泡沫被戳破,市场骤然降温,众多投资者破产,而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或倒闭或被收购。

金融史研究人士宋鸿兵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放水养鱼”。银行家们早已瞧出经济过热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泡沫现象,这也是他们不断放松银根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整个过程形象地说就像银行家在鱼塘里养鱼,当银行家打开阀门向鱼塘里放水时,就是在放松银根,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在得到大量金钱之后,各行各业的人就开始在金钱的诱惑之下日夜苦干,努力创造财富,这个过程就像水塘里的鱼儿使劲吸收各种养分,越长越肥。

而当银行家们看到收获的时机成熟时,就会关上阀门,突然收紧银根,从鱼塘中开始抽水,这时鱼塘里的多数鱼儿,就只有绝望地等着被捕获的命运。这中间的关键在于,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私有的中央银行制度,货币发行权不过是控制在几个最大的金融寡头手中,这样经济发展与衰退和财富积累与蒸发,都将成为银行家们“科学饲养”的必然结果。看上去,这就是当年约翰·劳金融骗术的一个现代版本。

作者: 王磊   编辑: 李新爱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