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复读班] |
复读班矫正了高考不公
■曹林
周部长说“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这话不仅不假,且表现出一种可贵的国资意识。严格说来,公办学校的教师、校名、教舍等教学资源都属于国有教育资源,公办高中用国家资源办复读班收费揣入几个人的私囊,就是侵吞国有资源,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然而,通过禁止公办高中办复读班能禁住这种国资流失吗?根本不能。教育领域内最典型和严重的国资流失要算“公立名校办校中校”:利用公立名校几十年国家投资形成的教育资源和品牌效应,设立分校或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然后以民办学校的名义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中饱私囊——教育部门早就禁办“校中校”,可在社会巨大的优质教育需求下哪能禁得住?名校教师可以兼职,校舍可以出租,既有教育格局下根本禁不住“校中校”。同样,你禁止公办高中办复读班,还有私立中学啊,在巨大的复读需求下,私立高中一样可以通过聘请公办高中教师兼职、租借公办高中校舍等方式利用国家资源啊,你根本管不住,而且教学和收费可能更加混乱。
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中国当下“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统一高考本身并不公平,而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次优公平”:一个人的能力绝不是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考察出来的,想像一下,把所有的公平、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都系于一次统一考试中的一张试卷,这种公平何其粗糙和简单!
在高考弊端一时难以消弭的约束下,高考这种“僵化的公平”只能通过特长生加分、加大面试分值等制度来补偿,高考复读制也是一种对高考不公的制度矫正:既然把一个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系于一次考试很不公平,那就允许他们第二次、第三次参加高考,多给几次改变其命运的机会。由于年龄和学习经验优势,复读生参考对于应届生是不公平的,但为了补偿高考“一考定终身”那种僵化的公平,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容忍许多“看得见的不公”。
编辑:
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