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告:台海潜在对抗仍是解放军最紧迫威胁
2009年03月27日 10:24东方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两方面的考虑使共产党领导人得出结论,到2020年,中国的重点在于控制和发展对外关系,特别是与超级大国的关系,来维持一个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大环境。正如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在2005年11月所说:“有必要加大力度避免成为国际主要冲突的焦点,降低对我国发展的外部压力和阻挠,(并)为实现发展计划为中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领导者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相反,日益增长的地区和全球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正使其对外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北京表示愿意在维护其利益的同时,解决国际争端和提升区域合作。北京也继续表示不会放弃使用军事力量解决台湾问题,以及主张拥有南海主权。中国已经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范围,并继续对外出售武器技术,为外国培训军官等。这一系列趋势表明,北京在维护和保护利益的方式方面日渐多样化,并准备采取各种合作和强迫的方式达到目标。

中国战略中的能源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对市场和自然资源,特别是金属和矿物燃料的依赖日益家中,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战略行为的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仍将继续依赖煤炭作为主要燃料资源,但是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对石油和其它液体燃料的消费也将显著增长。中国计划截止到2010年增加天然气的使用,从现在的3%到总量的8%。同样的,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大约40个1000百万瓦特的核反应堆,将核能从总电量输出比的2%提升到6%

中国当前的日石油消耗量为785万桶。到2015年,中国的日石油消耗量会增加到1000万-1200万桶。2008年5月,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目前,中国石油的53%需要进口(2007年每天为404万桶)。中国进口的46%来自中东,32%来自非洲,5%来自东亚。2008年,沙特阿拉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约每天向中国出口72.5万桶石油。沙特阿拉伯之后是安哥拉,约每天向中国出口59.6万桶,伊朗约每天向中国出口42.5万桶。大多数的石油进口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岛/望加锡海峡进入中国。

2004年,中国开始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在2008年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它提供了1亿桶石油,第二阶段计划增加2亿桶,相当于2015年净进口42天的量。2010年后,第3阶段将增加储备量至约5亿桶。但是,如果没有中国运力和物流网络分配网络的进步,总储备能力也许无法满足动荡时的需求。

过去10年间,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这些国家包括乍得、埃及、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阿曼、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苏丹和委内瑞拉。2006年,中国最大的供应国家是安哥拉(16%),沙特阿拉伯(16%)和伊朗(12%)。2007年,中国原油进口的6%来自苏丹。现在,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多一点来自中东,约1/4来自非洲。

中国也在努力加大各种海上能源资源开发和投资,虽然这与中国的能源需求以及国际石油大国的投资尚不成比例。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对多个国家的石油开发上(油田开发、管道和炼油厂项目)进行了投资,这些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尼日利亚、苏丹和北非其他20个国家、中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北美。

影响中国未来的几个因素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并克服了许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改革已经使大多数中国人脱离了贫困,提高了国内稳定,增加了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相互联系,并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中国未来还要面对许多难题,但是中国领导人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美国欢迎中国取得和平和繁荣的进步。

不过,有一些因素—中国领导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国家战略选择,甚至使中国从和平的发展道路上转移开来。中国要寻求的道路,或正在走的道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领导人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受行动力量和抑制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既能促使也能约束他们达到目标的能力。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杜长军   编辑: 张学勤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