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半个世纪的传奇(三):世界首次超声速毙敌
2009年11月11日 14:42航空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击落RF-104G的飞行员胡寿根

国民党空军第4中队撤编后,第12中队的RF-104G则接班开始对我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侦察。由于RF-104G为马赫2级别的超声速飞机,速度高于歼6歼击机。因此我空军开始训练在负速度差条件下作战。1967年1月13日中午,台海上空爆发了目前公开的最后一场空战——“一一三”空战。

当天,国民党空军1架RF-104G侦察机对同安、惠安进行侦察,此外另有4架F-104在晋江地区上空进行掩护。我空军驻漳州的歼击航空兵第24师70团先后起飞2批8架歼6歼击机进行拦截,双方接触后爆发激烈空战。是役,歼6歼击机再次成功保卫了祖国领空。

高空斗士歼6Ⅰ

1964年7月31日,“北部湾事件”直接导致越南战争升级,1965年2月,美国空军开始了对越南北方的空袭。北部湾水域及越南北方与中国相邻,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的情况再度出现,美军需要大量搜集中国西南边境的情报,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高空无人侦察机。这些“火蜂”无人侦察机的型号早期是BQM-147G,后期改进为BQM-147H。其最大飞行高度可达20000米,典型侦察飞行高度在17500米以上,超过了歼6的实用升限,因此我机多次出击未获战果。

1964年10月31日11时,驻遂溪的空1师作战分队副大队长邹广如驾驶歼6歼击机截击一架“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在上升到17900米极限高度实施多次攻击均未击中要害。炮弹耗光后,邹广如决心撞击敌机。然而无奈由于飞机处于极限升限,邹广如歼敌心切,动作过猛,飞机失速进入尾旋无法改出,邹广如只能跳伞。

此后,美军高空无人侦察机屡次在天气情况良好的白天入侵我境内进行侦察,而击落这种高空飞机成了我空军最紧要的任务,研制升限更高的高空歼击机也就成了首要问题。很快,上级决定在歼6飞机基础上研制具备高空作战能力的歼6Ⅰ型高空歼击机。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科研部门正在进行核武器试验,也急需一种高空飞机以进行原子弹爆炸后的高空微粒的观察和搜集。因此高空型歼6I的研制任务非常紧迫。

1964年,歼6I的研制正式展开,由112厂飞机设计室设计员毛毅连、曹炯林主要负责,与试飞车间王永山机务组人员一起,并由试飞车间领导与试飞员参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