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上舰带来的难题
中世纪里,在船舶建造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革新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船型:例如“科格”船、“加莱”船和“克拉克”船。但是,“科格”船行驶缓慢,其在风浪中颠簸而行的样子无疑象个巨大的胡桃壳;“加莱”船尽管操纵灵活,但终究经不起风浪;“克拉克”带着高耸的首尾楼,笨拙蹒跚,你要它迈出通向新世界的重大步伐,何以堪任?对这些船型全盘否定,全部推倒重来吗?
但是,历史是割不断的,船型的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实证明,以后数百年的船型发展都和这些船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船体尺度逐渐增大,结构逐步改变以适应新的需要,帆装逐步复杂化以适应各种气象条件。但是,各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因为舰炮的引进,而引起海上作战的战略战术的深刻变化以及统治者对于领土扩张和异邦财富的渴望程度。
上文已经说过,火炮装上“加莱”船对于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带来了负面影响。不久,事情在“克拉克”船上有了转机,因为它比“科格”船灵活,而又比“加莱”船经得起风浪。
与此同时,15世纪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然后是法兰西、英格兰和汉萨同盟国家,已经把他们的商业眼光投向了远隔重洋的地方,那可是隔着广阔无垠风浪滔天的大海啊。因此就要求帆船速度要快、续航力大、抗风浪能力强,而且只要少量水手就很容易操作。而且,这些船必须容量大,能够装载足够多的货物回来,以便还有利润可赚。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安全因素。当罗马货船航行在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还能用桨帆军舰来护航,但是要它们跟着货船到东西印度群岛去冒险,那可是痴人说梦――不现实的事情。于是,15世纪的商业帆船只能“不爱红装爱武装”了――在航海史上是第一次,军舰和商船的界限模糊了。由于需求相似,因此,船的形状也相似,或多或少都像“克拉克”的原型,而且都装备相同类型的火炮。事实上,这些武装货船打着“商业探险”的旗号,实施的都是对于原住民的征服和掠杀,而且在先来后到者之间常常由于分赃不均而引发武装冲突。
在16世纪,“克拉克”船型已经成为所有欧洲航运界最普遍采用的船型了。它和14世纪葡萄牙的原始“克拉克”或者所谓“西班牙大帆船”已经不一样了――船型更大、更快,操作性能更好,因此,能够适应大西洋的风浪。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