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参谋长忆地震救灾:1小时后签首份出兵令
2008年12月09日 10:19解放军报 】 【打印

5月31日,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一条长475米、宽50米、深12米的导流明渠呈现在唐家山堰塞湖坝上!但泄流进展缓慢,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泄洪槽流量!

6月7日,军地双方专家经过磋商,确定了一套施工方案,就是一方面拓宽、加深导流明渠,尽快提高泄洪能力;另一方面采取机械施工和人工爆破相结合的方法,在现有导流明渠的附近再增加一条泄洪渠,利用洪水冲刷力把两渠之间的土石携带走,从而自然扩展为一条更宽阔的大泄洪槽。

6月10日15时15分,被堰塞体阻隔了29天的洪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11日16时,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郑重宣布,全线解除黄色警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实现了“安全、科学、快速、不死一人”的目标要求,创造了世界特大堰塞湖抢险的奇迹!与此同时,经过艰苦的努力,军队与地方专业力量一起,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其他19处堰塞湖排险任务。

5月14日中午,胡主席给我打来电话时特别叮嘱:“要考虑防疫工作。”中国历史上有个说法,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新中国救灾历来强调救灾与防疫并重,这次军队救灾工作一展开,总后、总装就对防疫工作进行了紧急动员和人员物资准备,我将有关情况向胡主席作了汇报。

根据军委的部署安排,全军各大单位疾控机构和各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302医院等单位的一支支防疫队,迅速赶赴灾区。他们肩扛防疫装备,身背杀灭药品,每天消毒掩埋遇难者遗体、处理牲畜尸体、净化水源、喷洒消毒药水,奔波在灾区的各个角落,打响了一场防止疫情的阻击战。

5月底,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对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军队主要担负汶川、理县、茂县三个责任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防疫任务。军队卫生防疫力量整合成48个防疫分队,在防化部队的配合下,采取属地负责、分片包干的办法,对遗体安葬点、垃圾场、污水源、灾民安置点反复实施消杀灭,及时掩埋处置遇难者遗体,培训地方防疫骨干,发放教育宣传手册,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高标准完成“八项任务”

6月3日,胡主席在视察甘肃灾区时明确要求,军队和武警部队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安置受灾群众生活、救治伤病人员、加强卫生防疫、帮助群众清理废墟、修复道路等基础设施、支持恢复生产、搞好重建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8个方面的任务中,继续发挥突击队作用。

6月5日至9日,徐副主席到四川重灾区看望一线官兵,并于8日在成都出席抗震救灾部队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确保部队保持持续旺盛的战斗力,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后续任务。

经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交换意见,我们研究决定,将军队救灾力量编组为道路抢修、场地清理、卫生防疫、堰塞湖排险、简易住房作业、地面运输、抢收抢种和维护社会秩序等8类主要力量。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陈炳德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