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西方遏制中国的能力正在降低
2008年05月04日 14:35人民网 】 【打印


美军佩斯上将坐进中国99式主战坦克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贸易大国,按市场汇率计算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没有一个大国能承担起与中国经济恶化的严重后果。

奥运圣火在法国遭受挫折引起中国民众自发掀起抵制法国货浪潮后,家乐福接连表态否认资助达赖,法国总统萨科齐也派特使前往中国进行解释并公开致歉。这说明,西方大国都不愿恶化与中国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也不同于19年前。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是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考虑因素。西方少数人即使想重新挑起意识形态对立,对中国进行制裁和遏制也难以实现。

默克尔会见达赖导致中德关系降温,德国利益受到损害,最后被迫改善对华关系。美日澳印曾想建立所谓的价值观同盟,但最后因不合世界潮流而最终夭折。无论英国首相布朗还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受到对华务实政策的牵制。

西方能不能掀起抵制奥运和遏制中国的浪潮关键还要看中国自身的发展。

19年前,中国经济出现调整,增速下降,各种矛盾突出,民众不满情绪上升。与此同时,民众受西方思潮冲击,自由化思想泛滥,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民众都流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今天,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虽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一些矛盾,但民众对政府和国家总体比较满意。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百姓的自豪感比例达到八成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在亚洲16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的信心指数超过其他各国,94%以上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表示相信“明天会更好”。

从中国民众对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中日关系风波以及最近西方媒体对华不公正报道的反应可看出,80后出生的中国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前途充满希望,对西方的看法越来越趋于理性,不同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的一代人。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认可自己所走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和西方难以掀起风波的内在因素。

判断西方对华政策和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既不为少许浮云而遮望眼,也不要因为反应过激而为反华势力推波助澜,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受到损害。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韦弦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