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以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为目标 牵引军队转型
2010年04月05日 10:26解放军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五、以体系建设描绘出我军转型的路线图

克劳塞维茨把战争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称之为“战争阻力”。他认为:“每次战争都有许许多多的特殊现象,它好比是一个未经航行过的、充满暗礁的大海,统帅可以凭智力感觉到这些暗礁,但是不能亲眼看到,并且要在漆黑的夜里绕过它们”。战争有阻力,军事变革、军队改革也有阻力。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牵引军队转型,是一个不断克服重重阻力的过程。战争中的阻力,多是来自敌方;军队转型中的阻力,往往来自于旧的体系、制度、文化以及自身的习惯势力。克服和避免这些势力的主导,实现军队转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逐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但不能仅凭感性认识,走一步说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全局在胸,明确战略目标,在军队转型路线图的指导下积小胜为大胜,才具有真正的积极意义。

路线图就是动态性的战略规划系统,重点是确定核心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路线图的两大特性:一是能按照逻辑顺序,规划线路,逐步推进。二是在大方向的指引下,可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线路。

描绘科学可行的路线图,需要遵循中国谋略学中的“最大预期原则,最小阻力原则”。最大预期即战略目标的科学定位;最小阻力即选择一条最容易走近目标的路线。军事变革最难的是体制,是结构。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律,是尽量减少节点,保障信息流的畅通。我军经过10多年的信息化探索和文化积淀,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应该很容易形成战略共识。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人的因素要求更高了。人不是作战体系的附属品,而是作战体系的驾驭者。随着军队信息化的进程,迫使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力建设不可能科学推进;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没有基于信息系统的严格训练,就驾驭不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军事变革的关键是变革人,人才建设当务之急。军队转型路线图,既涵盖着技术路线图,包括武器装备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结构调整框架;又包含着指挥体制调整战略、军事训练转型战略和文化与人才建设战略,是统筹国防和部队全面建设的顶层设计。

展望未来,2020年前后,是新军事变革的一个时间节点。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瞄准这个节点筹划自己军队的转型。为此,都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朝哪里转,对未来10到15年的目标必须做出比较清晰的框架描述。二是选择什么道路转,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几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指导。三是采用什么方法转,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四是转型过程的资源投入。五是当前工作的切入点定在哪里。学习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转型才可能不停留于空谈,变革才可能少走弯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目标已经明确,航道已经开通,新时代的军人应当有所作为。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