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中国大型机载激光反卫星武器首次现身
2010年01月05日 11:35环球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大飞机] [反卫星] [激光]

苏联也曾研究过用伊尔-76飞机作为搭载激光平台的实验,中国有可能也使用这种平台。

文章接着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可以推测中国从为波音和空客制造零部件的经历中获益良多,也从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学习了很多飞机方面的技能,这些都对中国打造具备隐身能力的五代战机有所裨益。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成都某飞机研究所的宣传册中出现了一张计算机模拟的飞机设计图,采用了重型双发鸭翼布局,与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1.44五代机原型机类似,而来自1999年的消息说,一些俄罗斯有兴趣向中国出售这款飞机,但没有后续报道。

费舍尔的文章接着说,中国五代机项目中或许包括一款中型战机项目,以作为重型五代机项目的补充。2005年早期来自中国工业部门人士的消息说,成飞正考虑类似F-35战机的项目,这种说法迄今无法证实,但是在2006年11月份的珠海航展上,沈飞展出了一款全新的鸭翼、前掠翼布局的飞机设计,采用了单台发动机,这或许暗示这是一款中型五代战机项目,联想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至少可以说明,一款潜在的中国中型战机项目或包括有多种版本,包括有一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版本(STOVL),类似于美国的F-35B。

费舍尔的文章对中国未来战机的雷达进行了分析。文章说,中国的歼-10B机头经过了全新设计,雷达罩有一个倾角,这可能是为了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英国《国际飞行》曾在1997年报道称,俄罗斯提出售予中国RP-35型雷达(法扎特隆Phazotron研究所为米格-35战机研制的“甲虫-AE”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原型机)。有俄方消息人士还提到,中国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获得了两部RP-35雷达。文章还提到,有专家认为中国独立研制出一种新型雷达,在研制过程中获得了俄罗斯、意大利和以色列技术的影响。费舍尔说,如果中国真的研制出了这种雷达,那无疑是中国在雷达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这同时意味着,中国的五代战机将确定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

文章还说,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还展示过一种用于显示战术信息的大型机载多功能液晶显示屏,这与美国F-35上安装的显示屏类似,有意思的是,展示时,屏幕上还有F-35的图样。

费舍尔的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称中国正在研制用于装备五代机的带加力燃烧室的大涵道比涡喷发动机。有消息称,中国在研推力超过13吨的WS-12发动机,中国或许还在以俄罗斯的R-79(为雅克-141研制)为基础研制推力达15吨的涡扇发动机。文章还说,中国目前尚未掌握矢量推力技术,但对大推力发动机很有兴趣。俄方此前透露,AL-31FM-1发动机的推力可能会由目前的13.5吨增加至15吨。而如果沈飞和成飞的发动机存有问题的话,中国或增购AL-31FN发动机,但采购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为研制的Item117S新型发动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不想为自己的五代机配备非国产的他国发动机。此外,费舍尔的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的运输机、未来无人战机等诸多内容。(落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