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蓄势待发 三架神舟同时生产(图)
2009年04月16日 08:04北京周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空间站] [飞船] [神舟]

央视节目披露的“天宫一号”实体

身披“盔甲”

“在我们中国载人飞船研制的初期,大家就注意到了‘空间碎片’的问题,也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据戚发轫回忆,“神舟五号”发射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贺信中也提醒中国:空间碎片会影响载人飞船的安全性。尽管这种可能性概率非常小(几十万分之一),但却不是不可能——2月份俄罗斯和美国两颗卫星就撞上了。

事实上,中国把“空间安全”作为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来做。“神舟五号”成功以后,甚至创刊出版了就叫《空间碎片研究》的杂志。

“碎片实际上有3个技术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戚发轫介绍说,首先,能够预报,“碎片在天上怎么走的,这些要观察,我们已开始建立自己的一些大的测控,虽然想把天上的碎片都搞清楚很困难。”在预报之后,就要规避,如选择推迟发射,“我们掌握了天上的数据,这一套计算的软件并不困难,我们可以做得到。”而碎片太多,躲不过来,就要防护。“‘天宫一号’就有相应措施,如同穿上了盔甲一样,从外面撞也撞不坏。所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人总是会解决它的。”

战略“三部曲”

在1992年立项的时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规划已很明确--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大系统,用中国自己研制的火箭,把中国自己研制的飞船,载着自己培养的航天员飞上天,然后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准确回到原来预定的地方,这件事情应该说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已经圆满和超额地完成了任务。”戚发轫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