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导弹第一旅:中国战略导弹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2007年05月22日 09:46解放军报投票数: 顶一下  【


被称为“争气弹”的中国第一代地地导弹

从“红军团”转型轨迹中,感受中国陆军的喜人变化。北京军区某团——

无论何时,红军传统都是人民军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争气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预言,周总理称这支部队为“东风第一枝”。第二炮兵某战略导弹旅——

21世纪初的一年夏夜午时,西北某现代化发射场,我新型导弹兀立苍穹,如青锷直刺夜空。发射指令过后,导弹一剑冲天。顷刻间,烈焰浓浓,地动山摇……

一段时间过后,捷报从远方传来:“导弹精准中的!”

今日长缨在手,担负发射任务的某战略导弹旅官兵意气风发。旅长林水明告诉记者:“我国战略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们部队就是直接见证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0多年前,当该旅的前身中国第一个地地导弹营诞生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西行铸剑,部队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大西北站稳脚跟后,一场迎接发射的战役打响了。“家底薄,家伙不全”,官兵们就用麻绳当电缆,用木板铁皮做成导弹模型,用柳条编成火箭发动机模型,用萝卜、黄泥刻成导弹零部件,就是这些简陋的物件,为大家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教学训练。之后,《导弹营训练大纲》等30多套教材,300多张图表,300多件模拟训练器材,托起了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腾飞的希望——

矗立在导弹基座的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像一条东方巨龙,携着一个民族的梦想,搅动着云水,喷射着烈焰,扶摇直上九霄!

当晚庆功会上,炊事班给发射官兵加餐,每人多发了两个土豆作为奖励……而他们发射的这枚“争气弹”,却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辟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把担负发射任务的部队赞誉为“东风第一枝”,意指我军迎来了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春天。

奏响了春天的序曲,就有了秋日收获的乐章。

该导弹营改编为第一导弹团后,不仅圆满完成了二炮组织的战役演习,充分检验了核反击作战能力,还于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为达到既节约经费又能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他们组织科研攻关,其点火方案课题研究获得成功,部队多次导弹点火均圆满成功,这项技术获得第二炮兵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支适应现代国防要求的新型战略导弹旅组建了。官兵们在边接装、边移防、边训练的动态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边转型,边抓配套,为迅速掌握新型导弹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进行大胆探索。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激励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导弹旅政委杨良勤说,长期以来,导弹部队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内核,成为新时期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如今,“导弹第一旅”规模扩大、装备更新、发射任务更重。新世纪初年,他们接收了集“高、精、尖”于一体的某大型号导弹武器装备。

新发展意味着新挑战。从部队接到转型命令之日起,他们派出10多个接装小组,分赴数个省市的数十家工厂,参与设计,跟踪实验,以“进厂就等于进训练场”的超前做法,采集原理图,学习掌握操作要领。一年多时间,广大官兵圆满完成了阵地调试、装备整修和转型训练等任务,实现了当年转型当年发射。

走入该导弹旅的营院和训练场,阵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浓郁气氛扑面而来。在某新型模拟训练器材前,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说,近年来,全旅先后取得了“某型训练弹改装遥测系统”、“某型导弹水平测试桥式支架”等训练科研成果80多项,其中50余项获奖,90%以上的科研项目直接用于部队训练并形成作战能力。

目前,“导弹第一旅”所有发射营全部达到一级发射营标准。2006年,一套由旅长、政委分别担任营长、教导员的发射营操作班子成立,每名机关干部都成为了导弹操作号手。新一届党委班子认为,建设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战略导弹部队,必须实现全旅官兵人人过硬!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张毕林 冯金源 夏洪青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