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模式流行引发世界对中国复杂态度
2010年01月18日 15:08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西方更看重“中国模式”的“威胁”

中国之于西方,从一开始的中国威胁论,至中国崩溃论,再至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影响论,一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自己必须坚定立场。”马振岗说。

透过纷繁的现象,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并未真正改变。比如,有了“中美共治论”,西方真的就不认为中国是威胁了吗?显然不是。上述中国高官对本刊记者表示,佐利克就与他谈到,美国人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贸易摩擦问题,也不是军事透明问题,更不是汇率问题,而是“中国模式”的威胁。

西方报章中流行类似的看法。如英国《卫报》说,中国的成功故事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自由民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言外之意,“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形成了针尖对麦芒的PK之势。“末代港督”彭定康在接受英国BBC采访时说:“中国的崛起证明人们不需要西方式的民主也可以繁荣富强,这才是中国对西方的最大威胁。”

还有一点也没有改变---西方希望将中国进一步纳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2008年底,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西方世界的衰弱》,作者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罗杰。阿特曼;另一篇是《中国模式的崛起》,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应该怎么办?阿特曼和詹姆斯的战略是:美国应该加紧努力将中国尽快融入到“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应该谆谆教导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才能够给中国带来更大利益”。

二人的具体建议包括:让“七国集团”接纳中国作为成员,共同规划全球秩序;允许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面多占一点股份,这样一来,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就可以为全世界所用,而不是单单为中国自己服务。

我们对西方的赞扬存在严重的误读

专家提醒,对国外吹捧中国的声音需要冷静鉴别。

郑永年认为,这种舆论繁荣的部分原因是国内一些媒体乐于把国外“夸”中国的声音摘编并放大,而事实上这种声音是片面的。“其实西方批评‘中国模式’的也不少,甚至说中国垮掉的也仍然有。”

马振岗打了个比方:一个小孩,因为弱小平时大个子都不爱带他玩,有一天大孩子说,来!一块玩吧,于是这个小孩就得意忘形,以为自己也跟大个子一样强大了。

“国内某些人的心态就像这个小孩,善于炒作。”他说,“就像几年前有人热炒雷锋进西点军校一样。”

2002年,国内某媒体报道,到过美国西点军校的人,都会注意到校园内一座雷锋的半身塑像,摆放位置醒目。在西点会议大厅上方,还悬挂着五位英雄的画像,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雷锋。文章还说,近几年,学习汉语成为西点军校新的流行趋势。一位学员还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写道:“我最尊敬的将军是巴顿,我最崇敬的士兵是雷锋。”

这篇报道一时流布甚广,连官方媒体都予以征引。不料事后却被证明是一则假新闻。西点军校专门澄清,在本军事学院,没有雷锋的塑像或画像。雷锋语录没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学员出版物中。虽然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

这样的“误会”或炒作很常见。马振岗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方马克思的书一度畅销,有人就解读西方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了。

2009年11月底至12月初,马振岗在美国访问了一个多星期,会见了一二十位美国学者及官员,他有意谈及G2的话题,却发现美国学者虽然承认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但几乎没人认真谈论G2。“其实美国没有多少人讲G2,但在中国却炒得一塌糊涂。”

“我还没听说有几个西方人真的要学习‘中国模式’的。”马振岗说,人家夸中国教育,最多也就是说中国人重视教育了。“我们对西方的赞扬存在严重的误读。”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被歧视、被慢待、被低看了将近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只是最近30多年来,随着我们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成功,在西方学者热议甚至炒作的‘中国模式’面前,我们似乎找回了久违的自豪感。”邱耕田说,“但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甚至于自我膨胀。”

他认为,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还面临着一系列十分严峻的发展问题;我们虽然正在崛起,但发展道路还不具有国际间的复制性和示范性;我们虽然在一天天地富裕,但富裕并不等于强大;我们依然跋涉在发展的征途上,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还有很长距离。

中国无意输出“模式”

赵启正在《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题目为《中国无意输出“模式”》。他说,有西方的评论说,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像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或其他形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赵启正说,这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含义,但是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这个模式或案例处于现在进行时,它还在发展中。”他写道,“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的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如‘博爱’、‘和平’、‘民主’、‘自由’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具体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其价值观和具体表现或结构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赵启正说。

赵启正的文章带有明显的对外澄清的色彩。作为外交家的马振岗对此深有同感。“还说G2吧,我为什么反对这个提法,在许多事情上中美两国达成协议了,影响自然比较大。但是你说中美共治,将把其他大国置于何地?大国会有意见,也不符合我们的外交传统和理念,我们一直坚持平等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一旦与国内的民族主义汇流,“热捧”中国的声音将更具危险性。马振岗说,在多种国际场合,他都被要求对《中国不高兴》一书进行评价。

这本2009年出版的书是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升级版,书中摆出与美国及西方摊牌的架势,并发出“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该书一出版就被外界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集中宣泄”。一位从事国际报道的记者说,他在日本小城奈良的书店、京都的书店,都看到过这本书的日译本,而且都摆在显眼位置。

“这种声音的危险性在于会加重国外对中国的误解,助长中国威胁论,打乱我们自己的步伐。”马振岗说。

警惕改革麻木症

与赵启正文章的对外阐释不同,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的《慎提“中国模式”》一文则更侧重国内。“现在就讲‘模式’,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

危险何在?他写道,一会“自我满足,盲目乐观”;二会转移改革的方向,在旧体制还没有完全变革、新体制还没有完善定型的情况下,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模式”,以后就有可能把这个“模式”视为改革的对象。

郑永年对本刊记者说,金融危机本来是中国进行改革的很好机会,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一方面,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刺激的产物,由大量投资驱动。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坏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花了大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一旦这次投资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他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在没有这一整套社会制度的情况下,内需很难真正旺盛起来。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一些地方正在失去产业升级的机会。金融危机导致了很多落后企业和产业的破产,这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但是,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简单地确保增长,不惜拯救那些落后产能,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因为金融危机而起死回生。”他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危机拖延了中国的产业升级,正在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舒泰峰 沈培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