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告诉美国记者:“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想来(美国)。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告诉我,他要先回美国,到我将要去的地方介绍我、介绍中国,他准备被打得鼻青脸肿。我说,他是一个美国人还要遭到这样的待遇,我是一个中国人,这个New Face(新面孔)将要变成一个Blood Face(头破血流)啊。”
幽默帮助朱镕基化解棘手的问题。此时美国国内正有人指责中国幕后主使为克林顿提供政治献金。朱镕基回答:“很多香港报纸报道,我到美国是送大礼来了。我希望在此提醒香港传媒人士注意,你们将来在报道中,绝不要写什么‘送一个大礼’这样的事,因为那会被解释成政治献金或竞选资助,这对克林顿总统是非常不利的。”
针对指责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的提问,朱镕基回答:“洛杉矶市市长夫人曾问我如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我告诉她说,我们今年将有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展示中国最新式的武器,这些武器是中国自己开发的,不是从美国偷来的。市长夫人向我建议在那些武器上标明:‘Made in China,not from America’(中国制造,不是从美国偷来的)。”
朱的回答令克林顿也捧腹大笑。
4月14日,朱镕基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朱镕基告诉听众:“我还要告诉您一个秘密,我在家里是完全听夫人的,我的口袋里连一分钱也没有,全部上缴了。”
朱镕基式的幽默甚至引起了台湾方面的注意。台湾行政院一份《朱镕基访美专题》报告称:“朱镕基的幽默在此地颇有发挥。”
报告称,“朱镕基此行,虽然碰上北约出兵南斯拉夫而在媒体曝光上略有逊色,但无可置疑的,仍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
美国企业研究所主任、前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公开赞扬朱镕基代表中共最先进的思维,是一位成熟的经济学家、魅力十足的重要人物,美国应以礼相待。
美国之音4月9日报道称,朱镕基在为大陆政策辩护时,坦率、幽默、自我调侃的风度,给媒体留下深刻印象。
《华尔街日报》4月13日也以显著版位称赞朱镕基,称其7天的访美活动给美国人留下极好的印象,嬴得美国人民的好感。
《纽约时报》则称:朱镕基给人以温和文雅、诙谐幽默的形象。
台湾行政院的总结称,“大体而言,这些正面评论都是针对朱镕基个人的魅力而言。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报道朱的时候,要忽略他的个人魅力和性格并不容易。无疑,他的个人魅力有助于实行他的改革政策。”吉米称。
经济沙皇——朱镕基不喜欢的称谓
大多数报道中,西方媒体的眼光最终还是放在朱镕基经济政策的成败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傅泗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