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不为人知晚年:为享受“皇家”待遇不安
2010年01月06日 14:57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贴心庶人,平等相待

早在1931年,19岁的广东中山县的女子李燕娥,因不幸婚姻离异后来到宋庆龄身边做保姆,一干就是50年。她比宋小19岁,一直忠心、精心照管宋庆龄的生活及家庭。建国后又竭尽全力照看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和孙中山留下的遗物,宋庆龄称赞她是“不拿枪的警卫员”。

宋庆龄把李燕娥当作自己的亲人,同桌吃饭,唤她“李姐”,每次回上海,总是买些火腿、腊肠之类的食品带给她吃。1972年李燕娥60岁生日,宋庆龄托人买了一只熟的大油母鸡及8斤苹果、2斤香蕉给她,向她表示祝贺。

1979年李燕娥患了子宫癌。宋庆龄万分焦急,亲自把她接到北京医疗,不但为她请最好的专家诊治,还抽时间陪她聊天,以减轻她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还设法买些新鲜蔬菜、豆类和肉、鸡等食品,让她增加营养。她在给爱泼斯坦写的信里流露了极度忧伤的感情:“近日来我为李姐患的可怕疾病,而极感心烦意乱。她不仅是我的助手,更胜过我的亲人。”但是李燕娥的癌病已经到了晚期,最后还是去世了。

李燕娥的骨灰送往上海启程前,宋庆龄捧着骨灰盒,不停地用手抚摸,用脸亲吻,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

临终前迫切要求入党

早年列宁与孙中山建立的通信往来,都是由懂俄文的宋庆龄实现的。宋庆龄因此接触到了列宁的革命思想。自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她就开始追随共产党,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公开或秘密地协助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建国后她更以极大热情,参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爱戴,是中国共产党最信任、最真挚的好友。由于长期与中共领袖们一道,从事内政外交方面工作,因而她希望自己成为中共党员,自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宋庆龄曾三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她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向往和追求,早已具备了入党条件,党中央早已把她看作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了。只是觉得她暂时留在党外,对统战工作的意义更大,所以前两次都没有正式让她办理入党手续。为此她也很是理解。

1981年5月14日晚,宋庆龄因冠心病及慢性淋巴细菌性白血病病况继续恶化,体温高达40多度。15日早晨体温下降、神志清醒的宋庆龄,向前来看望她的彭真、邓颖超、王光美等人第三次提出了入党要求,并将要求接连重复了三次,声音虽微弱,但听得十分清晰,完全可以看出她非常渴望在临终前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面对此情此景,彭真等人深为感动。彭真立即于当天上午10点半,把宋的要求转报给了时任党中央主席的胡耀邦,胡又迅速转告了邓小平等政治局委员。于是政治局在下午召开紧急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并建议人大常委会委任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当天下午6时,列席会议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和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受党中央委托,驱车赶到宋庆龄的住处,正式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万分激动,眼含热泪,微笑着连连点头。她一生最大的心愿,终于在九旬高龄时得以了却。次日下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也亲自前往探望,向她表示由衷地祝贺。5月16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谓。

5月29日,宋庆龄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于20时18分在她的住所溘然长逝,终年90岁。

宋庆龄遗体火化后的第二天,骨灰就运往上海,安葬在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现为宋氏陵园)。人们会问,她为何提出要与父母合葬在一起,而不与丈夫孙中山合葬?这是因为宋庆龄生前多次说过:“孙中山安葬在南京中山陵。他是伟大的革命家,要接受人民的瞻仰,我不应去沾他的光。”一代伟人宋庆龄晚年的许多感人美德,将永远被人铭记,世代传颂。

(摘自《世纪风采》)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1975年   宋庆龄   皇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冯都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