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我们先是在北培租了房屋,婉靖带着5个小孩不断跑警报,婉靖怀着慧儿一天一天身重,为着躲避警报,我们兄弟三人在喜莲丛里搭了三间茅屋,朋友们因为这里是“三顾”所在,为我们赠送了“茅庐”的雅号。
就在顾毓琇自封的茅屋喜莲斋中,小女儿慰慧出生。女儿的乖巧给顾毓琇带来莫大的安慰,“一切艺术的美抵不过我们这个小女儿的天真”,然而,连天战火中,这个弱小的生命竟很快夭折。
顾慰庆:因为躲警报,在防空洞钻进钻出,得了肺炎,后来就不到两岁就死了,这个呢,我当时已经9岁多了,印象很深。哎呀,我父母非常伤心,我父亲就写了纪念我小妹妹的散文,叫《慰慧》。
解说:慧儿因抗战而生,亦因抗战而死,没有抗战,也许便没有她的生,因此也便没有她的死。
顾毓琇来不及悲伤,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抗战中。他拿起手中的笔,创作抗战话剧《古城烽火》、《岳飞》,组织劳军公演,鼓舞后方士气。他坚持中国必胜的信心,树立知识分子的抗战信念,如知识分子认为抗战有望,也未必得胜,但如知识分子认为抗战无胜利希望,则抗战必败。
曾子墨:从1938年初到1944年末,顾毓琇受蒋介石之邀,先后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等职。不过在就任上海市教育局长的前两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顾毓琇的首要任务变成了协助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处理日本在南京的投降事宜。
解说:1945年9月9日,顾毓琇以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身份,出席日本在南京的受降典礼。受降台筑紫金山,八载艰辛奏凯还。雪尽马关奇耻辱,功成观礼我随班。典礼之后,顾毓琇写下上述诗篇,参加日本受降典礼被顾毓琇认为是此生最高兴的一件事情,“奇耻异辱,至此方可透过气来”。然而,胜利的喜悦未能持续多久,很快,国共两党交锋开始,内战爆发。在长期与国民政府的接触中,国民党的某些主张引起顾毓琇不满。
顾宜凡:他一直是有一些左倾的,比如说他跟陈诚讨论的那些农民要有自己的田地、耕田,国家要发展工业,不能长期地无限制地搞训政等等这些思维啊,都有一些左倾的。
顾慰庆:有的时候也会议论到国民党的腐败,特别是当时重庆啊,对孔祥熙、宋子文四大家族,老百姓也很多不满的言论,不满的议论,他们有的时候偶然也会议论到这些问题。
解说:1949年初,国共两党交锋进入最后阶段,这年春天,国民政府行政院迁往广州。4月23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此时,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的顾毓琇高烧不止,他专程从南京赶往上海,在哥哥开办的医院医治。身体好转之后,他留在上海,开始做在新政权下到大学教书的打算。
顾慰庆:他曾经表示他不走,他说他对国民党已经失望了,隐隐约约讲啊,共产党来了,我一样教书。而且他在共产党也有不少学生,欢迎他留下来。
解说:5月9日,我和婉靖及女儿登“中兴轮”从上海到达台湾基隆。因我身体依然虚弱,又只有极少时间安排旅程,我们所携物品不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