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实吴奇伟的情况的同时,另一路侦查员去了北平路59号,向陈万钟、黄启府、顾妈分别询问是否认识或者见过吴奇伟所言的那个男子。顾妈、黄启府说不认识,也记不得是否见过,只有陈万钟经过一番回忆后,用不大确切的口吻说那人好像叫高遐昌,原先当过警察。
这个“原先”,是指解放前,高遐昌当过国民党首都警察厅的警察。
有了这条线索,再往下调查就不是一桩犯难的事了。侦查员一查,原来原国民党首都警察厅确实有个高遐昌,32岁,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旧军队退伍后进入国民党首都警察厅的。南京解放后,人民政府留用了他,但高遐昌却不领政府的情,当了人民警察还是保留着旧警察的那一套,屡屡向群众敲诈勒索,终于在1950年初被开除出公安队伍。开除后的情况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专案组于当天下午两点多钟派员前往高遐昌的户籍所在地对其进行秘密调查。其家人说他早在9月3日上午就去了苏州。这么说来,高遐昌没有作案时间?但是,由于高遐昌在北平路59号门口转悠的情况太可疑了,侦查员还是盯着他。于是又去公安局,找出高遐昌的档案材料中的照片,让吴奇伟辨认。
吴奇伟看了许久,说了一句话:“看上去有点像。”
专案组信心大增,马上决定:“立即派人去苏州,把高遐昌找回来!”
四
9月6日上午,侦查员在经过十余个小时的查找后,终于在苏州的一家木行里找到了高遐昌。
其时,高遐昌是专案组唯一的希望了。这天是周恩来总理所规定期限的第二天,王忠大队长亲自出马主持这次审讯。
高遐昌当过警察,因此对讯问这一套并不陌生,一上来就向王忠提出抗议,说警方是“以拘代侦”,无故抓人。
王忠笑道:“高遐昌,你是什么人,我们是清楚的。找你来干什么,你是清楚的。你既然当过警察,那就应当知晓共产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赶快把自己的问题老老实实交代清楚吧!”
高遐昌只是反复表白自己没有干过坏事,还特别着重地提请讯问者注意一点,他是9月3日上午离开南京的,之后一直没回过南京。说着,还出示了车票。
这一着棋,看似精明,其实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试想,一个清白之人,何必向警方提出这么一点,还要拿出车票来证明?高遐昌这样一来,越发显得他是有问题的。侦察员决定跟这家伙耗下去。
这一番较量,一直进行到午夜时分。高遐昌终于改变了他先前一再声称的“我没有干过坏事”的口吻,改口说他曾经敲诈过多少多少钱。
侦查员马上截断:“敲诈的事你不必交代了,我们要你交代大的问题,什么大的问题,你应当明白。”
高遐昌顶不住警方的政策攻心,终于吐露了真言:“你们是不是要我交代埃及大使馆抢劫案的事情?那件事我是知道的,不过我没有去啊!”“去不去暂且不谈,你先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一交代出来。”高遐昌于是作了交代:1950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与表弟张明亮、张铭山以及郜治映共四人在玄武湖公园的茶亭策划过抢劫埃及大使馆的事。提出抢劫大使馆的是张铭山,他说大使馆的保险箱中有不少黄金、美钞,又提供了大使馆内部的情况。那天只是提了提,并没有具体说到过做不做和如何做。后来,再也没跟那几人来往过,所以不清楚张明亮等人是否去作过案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肖舟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