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大案:前埃及驻华大使馆抢劫案侦破记
2009年07月22日 09:41《文史春秋》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张铭山,37岁,原是南京一家酒楼的厨师,烧得一手好菜,一度做过使馆的厨师。一般来说,厨师都不是贪吃之人,但是这张铭山却例外,他的胃口极好,烧到哪里吃到哪里,在饭店、酒楼是这样,到了使馆也是如此。他的这一套,对于阿巴提代办来说,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一次次地提出了警告。但这家伙却是充耳不闻,反而变本加厉地吃喝。终于,阿巴提忍无可忍了,在今年4月下旬张铭山一次喝醉酒闹事后,阿巴提断然把他解雇。张铭山数次到使馆来吵闹,扬言要给阿巴提一点颜色看看。

王忠决定去张铭山家查看。

天亮后,侦查员去了张铭山家。经了解,张铭山昨晚并未外出。

1950年9月4日上午10时许,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已经传到了南京。时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的柯庆施当即向市公安局局长陈龙(后任公安部副部长)暨专案组作了传达,要求必须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如期侦破该案。

这时,专案组已经举行了第二次案情分析会议,并作了如下侦查安排:

一、鉴于案犯是乘坐三轮车逃离现场的,派员寻找那辆三轮车。

二、现场发现的口罩是新缝制的,找到缝口罩的店铺也是一条线索。

王忠大队长抽调了治安大队的一批骨干分头进行上述调查。但是,三小时后侦查员均无功而返。

眼看案件的侦查已经没有线索了,专案组在焦急之中再次想到了那个曾被列为怀疑对象的张铭山,寻思不知他是否可以提供什么线索。于是,便派了两名侦查员去找张铭山。张铭山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使馆女佣顾妈的生活作风有问题,有一个相好经常去找她,那个相好说不定就是作案者。

王忠生怕打草惊蛇,派侦查员化装后对顾妈进行跟踪。

当天晚上,侦查员在跟踪顾妈后就查到了那个相好的姓名住址。那人名叫吴奇伟,住在明王巷。随即往派出所调查,查清此人原是做药材生意的,解放后没事干了,靠做掮客混日子,没有固定的收入。历史上倒没有劣迹,街坊邻里对他评语不错。

哪知,次日一早,吴奇伟就主动来到公安局,要求见专案组领导,说有事情要向领导反映。这样,吴奇伟被请了进来。

吴奇伟不等侦查员开口问他来意,就主动说了起来。他所说的内容倒把侦查员暗暗闹了个激灵--月初的那几天,他几次去使馆门口等候顾妈时,看见一个穿白色府绸的大个子老是在使馆那里绕来绕去,看上去并不像是找人的样子。这种情况,他在大约一周内看到了五次之多。因为听顾妈说使馆发生了这么一桩案子,他觉得有责任把这一情况向政府报告,所以就上门来了。

侦查员下意识地感到这可能是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于是就详细询问了吴奇伟所看到的那个男子的体态容貌,一一记了下来。

当然,侦查员还是向吴奇伟了解了他本人9月3日夜间的活动情况。在接下来所作的调查中证实吴奇伟所言属实,他没有作案时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肖舟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