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上周恩来的两难处境
2008年11月15日 10:5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中共] [周恩来]

本来埋头给经济指标“降温”,并期待庐山会议能够纠“左”的周恩来,也不得不腾出相当的精力来关注“反右”。

7月26日上午,周恩来召集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开会说:“庐山会议的严峻形势,是突然发生的,连我也没有料到的。既然发生了,就有个战略和战术的问题,也就是政治方向和工作态度问题。”他说:“政治方向上,我们不能动摇和否定党的总路线,这是第一位的问题。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右派,要跟他们斗争,还要跟党内右倾思想斗争,我们相信能够解决这个困难。”

他强调:“在工作中就应该采取积极态度,不是说空话,而是面对铁的事实,然后找出办法来解决,不能这样疲疲沓沓、松松懈懈地过去。武昌会议大家看出来了,高指标不行。但拿基本建设来说,我跟几个部长交换意见,到最后都承认还是在今年3000万吨、明年5000万吨、1961年8000万吨钢的基本建设摊子上削一点,不是从战略上重新设想、布局。……这次庐山会议还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的话,到年底就会出现更多的不平衡的现象,各种失调的现象。”

下午继续开会,他说必须坚持两点,“一点是在政治上维护总路线,另一点是实事求是地抓工作。这两点一个是政治方向,一个是工作态度。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正是拥护总路线,我们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决一些问题。”

周恩来召集国务院计委、经委、建委负责人开会,要求大家“一边落实,一边反右。落实是落在可靠的基础上,还要鼓足干劲。”

周恩来的这些讲话,很能体现他在两难处境中的矛盾心态。 他一边反右,一边做那些很可能被认为是“右”的诸如削减基建、降低指标的工作。不反右不行,不务实也不行。如果说庐山会议前期周恩来面临的两难处境,主要是既要纠“左”又要维护毛泽东;那么,后阶段他又面临新的两难,即既要反右又要实事求是地抓工作。

眼看着批判彭德怀越来越厉害,周恩来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曾对黄克诚不无惋惜地说:“你来晚了一步。如果你在7月14日以前上庐山,彭总那封信就不会拿出来了。”他在发言中除了批评彭德怀等人的表现“欠妥”、“不慎重”之外,还讲了自己的责任,“没有将工作做好,致使彭德怀同志过问此事,酿成今日的错误。”

7月26日,周恩来对各部委负责人讲话时说:“会议形势的发展,事前我也无思想准备。也许有人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许多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四个星期会议的发展,大家慢慢懂得了。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而发现是方向问题,是一场政治斗争。……彭总的信是右的代表。”

7月31日至8月1日,毛泽东在自己的住处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判彭德怀。两天的会议中午都没休息,吃工作人员送来的包子充饥。参加会议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彭德怀、彭真、贺龙;旁听的有黄克诚、周小舟、周惠、李锐等。毛泽东说:“讲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你主要是向着中央领导机关……其实讲这个,锋芒是攻击中央。你不承认,也可能承认。我们认为你是反中央,信是准备发表的,以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按照你的面貌改造党和世界。就是说你这个人有野心,历来有野心。”

在会上,周恩来讲话很少,只是在插话中,批评彭德怀“骄傲”、“犯上”,不同意彭讲的“驯服”就是没有“骨头”的观点。而7月17日刚刚上山的林彪在发言中措辞激烈,说彭德怀有“野心”,并指责他的那封信是有准备、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是反党中央、反总路线、反毛泽东的活动,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林彪的“这个发言很不善,以后成了定性的基调”。(《黄克诚自述》)

面对林彪的不实之词,彭德怀据理力争,但招来的是更猛烈的炮火,以致说他组织反党集团、“军事俱乐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