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后是和平
2009年01月05日 20:3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是指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于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的战争。

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前,纳赛尔高喊“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这些口号作为政治目标一清二楚,调动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参战热情,但是作为军事目标则显得空洞无物。“由于军队不知道应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向西奈半岛集结”,结果纳赛尔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导致了六·五战争失败和大片国土的丧失。所以,“军队不是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牺牲品。”

六·五战争结束后,纳赛尔在血淋淋的教训面前再也不敢空喊“消灭以色列”的口号,实事求是地把收复西奈半岛作为压倒一切的战略目标。但刚刚重建的埃及军队哪里是以色列的对手,纳赛尔一直到死也未能实现跨过苏伊士运河的梦想。萨达特就任总统的同时,也继承了收复失地的庄严使命。他知道埃及军队的总体实力尚不能同以色列抗衡,特别是在苏联一再拖延武器供应的情况下,埃及不可能收复西奈半岛。因此萨达特接受了罗杰斯倡议,提出了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设想。但以色列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对和谈开价过高,令埃及难以接受。美国是唯一可以左右以色列的大国,但它不愿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69-1974)在1973年2月和4月两次会见埃及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哈菲兹·伊斯梅尔,他说:“我希望萨达特作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能把事情建立在希望和幻想之上。现实说明你们是战败者,你们不能要求战胜者所要求的东西。你们必须做出某些让步,以便美国能够帮助你们。”有鉴于此,萨达特认为:“除非我们在军事上扭转局面,否则永远也不会在政治上解决问题。”他决心诉诸战争,用武力来说话。当时流行的一个著名口号--“没有声音比战斗的声音更响亮”,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映。

此外,埃及国内和阿拉伯世界的舆论都强烈呼吁开战。六·五战争不仅使埃及人民蒙受了奇耻大辱,整个阿拉伯民族都感到脸上无光。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渴望收复被占领土,洗刷失败的耻辱,打破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同以色列之战是挽回名誉之战,是正义之战”。从1968年到1973年的五年中,埃及为准备作战花费了80到90亿美元。“这对埃及人民说来,是厉行节约和作出牺牲的时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这样无限期地忍受下去。”同一时期埃及政府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1.1%用于军事开支。人民群众含辛茹苦,默默忍受,如果不采取军事行动,恐怕无法向人民交待。1972年2月开罗学生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准备向以色列开战,清除亲美分子。随后工人又举行了一系列罢工,支持学生们的要求。萨达特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懂得开战是摆脱诸般困境的唯一选择。

然而高级军官们对开战疑虑重重,害怕埃及再次被以色列打败。1972年10月24日,萨达特召开高级军官会议,试图解决“打还是不打”的争论,牢固树立“打”的思想。国防部长萨迪克提醒:“以色列可能随时向我们发动进攻,……摧毁现在对以色列构成极大威胁的埃及及其武装部队。”国防部副部长哈桑担心:一旦开战,“结局可能是,以色列将处于比现在更强大的地位。”萨达特开导说:“国内许多人仍然对将要打仗表示怀疑。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国内情况将会恶化。我们必须冒适当的风险。”中央军区司令哈比尔不客气地反问:“适当的风险?为什么?为什么不完全避免风险呢?”萨达特对这三位高级军官的怯战态度十分恼火,下令解除了他们的职务,任命艾哈迈德·伊斯梅尔为新的国防部长。

伊斯梅尔采纳了总参谋长萨阿德·沙兹利制订的“有限进攻战略”。沙兹利本人对“有限进攻战略”的解释如下:“我们无力发起大规模攻势去歼灭西奈半岛上的敌军重兵集团,或者迫其撤出西奈和加沙地带。我们的力量只允许我们发起有限的进攻。我们的目的可以是跨过运河,摧毁巴列夫防线,然后采取守势。”沙兹利的理由是:埃及空军力量明显弱于以色列,没有制空权是难以取胜的;埃及的萨姆导弹射程有限,只能为十英里以内的埃及部队提供保护。沙兹利的“有限进攻战略”被萨达特批准,成为十月战争总的战略目标。1973年10月1日,萨达特对国防部长伊斯梅尔下达了作战指令,其中说:“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使以色列遭到最大可能的损失,使它相信继续占领我们的领土将要使它承担不能支付的代价。”

所以,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萨达特希望通过“向以色列提出挑战可能产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逐步导致从根本上改变敌人的思想、心理和侵略的意向。”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笔者认为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以战促和”。

1973年10月6日埃军向以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摧毁了巴列夫防线,跨过了苏伊士运河,在东岸大约10公里以内的区域建立了桥头堡。十月战争初期,埃军在战场上进展顺利,以军处境艰难,被迫向美国求救,“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破产了。以军凭借美国空运的新式武器装备和卫星拍摄的战场形势图片,不久转败为胜,从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的结合部插入,渡过了苏伊士运河,占领了运河西岸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缺口”,直接威胁到首都开罗的安全。埃军多次试图肃清缺口之敌,均未成功,埃及第三军不幸被以军包围。萨达特在这种危险时刻,被迫用接受停火的方式来挽救局面。他于10月22日宣布接受安理会338号停火决议,“因为我不允许我的军队再一次遭到毁灭,不许我的人民,人民的财产遭到毁灭。”阿萨德强烈反对停火,但在埃及接受停火的情况下,叙利亚不可能单独战胜以色列,因而也不得不接受停火。

苏联作为埃及和叙利亚武器装备的提供者,担心埃、叙再次被以色列打得一败涂地,损害苏联的声誉和利益,故此呼吁美国敦促以色列停火。美国害怕以色列一意孤行导致美苏直接对抗,因而也对停火格外热心。10月2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务卿基辛格(1973.9-1977.1)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签署美苏停火协议。安理会在美苏停火协议的基础上于10月22日通过了著名的第338号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就地停火,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242号决议的所有内容,用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在中东建立公正与持久的和平。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对停火协议火冒三丈,迫于美国的压力也不得不接受。

埃以虽然都宣布接受338号决议,但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立即停止,以色列仍想消灭被围的埃及第三军2万多人,埃军坚持顽强抵抗。安理会又于10月25日通过339号决议,要求埃以回到10月22日的停火线,并决定向中东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在美苏的强大压力下,10月27日埃以最终实现了停火。停火虽然实现了,但埃及第三军和苏伊士城仍被以军包围,面对面的军事对峙仍有可能演变为新的武装冲突。

1973年12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日内瓦发起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埃及、以色列、约旦派代表出席,叙利亚拒绝参加。因与会各方分歧太大,日内瓦和会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基辛格于是亲自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来回穿梭游说,终于使双方在1974年1月18日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埃及和以色列严格遵守安理会停火协议,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和准军事行动;规定缺口地带的以军撤回到西奈半岛;在埃及军队和以色列军队之间部署联合国紧急部队。这意味着以色列默认了埃及对苏伊士运河以东部分领土的收复。埃以达成脱离接触协议,对叙利亚产生了极大压力,阿萨德被迫降低了与以色列脱离接触的要价。在基辛格的努力下,叙以也在1974年5月29日达成了脱离接触协议。

埃以虽然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但埃以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没有结束,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1974.5-1977.4)担心埃及很可能为收复整个西奈半岛而再次发动战争,故愿意向埃及做出一定让步。1975年2月7日,拉宾对美国记者表示:“为换取埃及许诺不诉诸战争,不依赖使用战争武力的威胁,进而努力达到真正的和平,埃及人甚至可以得到山口和油田。”拉宾所说的山口和油田是指米特拉山口、吉迪山口以及阿布鲁迪斯油田,它们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大约50-60公里一线,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是埃及志在必得的天然防线。

萨达特见拉宾愿意让步,便同意基辛格再次来中东穿梭斡旋。1975年3月基辛格在特拉维夫和阿斯旺之间飞来飞去,由于拉宾政府软弱涣散,内阁成员缺乏统一立场,基辛格20多天的穿梭外交未能取得任何成果。萨达特不等下一轮埃以谈判开始,便主动宣布将于1975年6月5日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埃及重开苏伊士运河,为国际远洋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誉。以色列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在美国总统福特(1974.8-1977.1)和国务卿基辛格的压力下,拉宾政府被迫于1975年9月1日同埃及签署了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中东的冲突不应当使用武力来解决;埃以双方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埃及允许以色列非军用物资通过苏伊士运河。

阿萨德既不愿叙利亚同以色列孤军作战,又不愿向以色列让步太多,因此他反对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他多次与萨达特协调立场,都未能获得成功。埃以签订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后,阿萨德批评该协议是“向以色列占领的投降,完全屈从于以色列的要求……是1948年以来破坏阿拉伯斗争的一个严重的和危险的企图”。他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道指责萨达特是“阿拉伯事业的叛徒”。1975年12月11日,阿萨德又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一道发表联合公报,认为“对阿拉伯民族问题的部分和单独解决办法只会有利于敌人,而不会给阿拉伯民族带来任何真正好处。”

在阿拉伯世界的压力面前,如果不是萨达特坚持和平路线,两个脱离接触协议显然是难以达成的。萨达特为了让以色列人认识到他的和平诚意,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以色列政府原来准备通过基辛格不惜以任何代价赎回留在埃及的39具以军官兵的尸体,但萨达特慷慨和无偿地交还了这些战争炮灰。又如在要不要重开运河以及重建运河沿岸三个重要城市--塞德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的问题上,萨达特曾说:“为了和平,我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的事甘冒风险,赌博、困难,以至于人们为争取和平而可能面临的一切危险。”萨达特之所以致力于和平战略,是因为他懂得,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全心全意地支持阿拉伯人。萨达特不止一次地表示:“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纸牌的百分之九十九控制在美国手里,尽管这使其他人感到很生气。”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