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阵营不同 曾扩情为校友许继慎设“离间计”
2009年08月02日 18:2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曾中生是黄埔四期生,但蒋介石对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好感,记得当年发动中山舰事变,黄埔岛上也是群情汹涌,以为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为了安抚人心,蒋介石拍着胸脯保证,本校长爱兵如子,无论姓国姓共,都视同一家。

吵吵嚷嚷声中,曾中生大声质问:“蒋校长一再声称爱兵如子,精诚团结,但第一军中不是还有许多同学都被校长抓了起来,这是否口是心非?”

可惜这句质问因当时的嘈杂未引起大家的回应,但蒋介石却听得真真切切,他狠狠瞪了一眼曾中生。曾中生这句话问到了要害处,如若被大家响应,蒋介石当场就无法过关。

曾中生毕业后,蒋介石还曾见过他一面,那是在四一二政变前夕,武汉的黄埔同学集体推选曾中生、陈绍平、杨荫三人为代表面见校长,力谏背叛革命之不可。蒋介石一面虚与委蛇,一面咬牙切齿。待到他正式揭起反共大旗,对曾中生可没有对其他黄埔同学那样客气,特意吩咐要将曾中生列入“通缉名单”。只要提起曾中生,他一概以“黄埔败类”呼之。

蒋介石没有想到,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曾中生竟与他同居一城,而且还是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当时,李立三搞冒险主义,准备在南京搞武装起义,“让十月革命的一幕在中国重演”,当时曾中生就是起义总指挥。

虽然说这类的冒险行动必然失败,损失也很惨重,但给蒋介石的震动也很大,他多次催促军警特工要加大抓捕力度,中共中央为了保护同志,将他调到了上海工作,六届三中全会后,为加强对苏区的领导,曾中生来到了大别山,担任边区领导。此行,他负有重要任务,要纠正许继慎身上出现的右倾现象,因为许继慎抵制李立三在前,不满王明在后,反对“左”倾冒险主义,为当时中央所不喜。

许继慎是个有主见的人,与曾中生一见面,两人就雷霆电闪地干了一架,但是越吵道理越明,曾中生最后握着许继慎的手说:“你是对的,今后就按你的主意办,中央那边由我说明。”

随着红军在大别山闹出了名堂,张国焘也想插上一手,搞个人独立王国,对徐向前等分而治之,但疏不间亲,结果因战略分歧,导致矛盾大爆发,张国焘说,“红四军内部也有个黄埔系”。

这一段日子也是大别山根据地发展最红火的时光,军民团结,干群融洽,特别是根据地的几位主要领导人曾中生、徐向前、许继慎本来就是同学情长,再加上志同道合,互相之间,没有一点隔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俗话说,三人合心,其利断金,他们所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已经与毛泽东领导的中央苏区,贺龙领导的湘鄂西,并列为中共三大根据地,后来成为红军三大主力的红四方面军也在红一军的基础上形成了雏形。

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引起了张国焘的注意,最近,中共中央组织机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李立三已经下台,继之而来占据领导地位的是王明小集团,依然推行着“左”倾路线。张国焘不为王明所喜,在中央颇为落魄,因此选择了去大别山,那里的形势十分喜人,大有发展前途。

张国焘有心将大别山变为他的独立王国,一进根据地就大搞权术,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比如他对徐向前就相对客气点,以为他只是个军事人才,思想比较单纯。另外,徐向前老实木讷的外表也让他以为更好控制一点。所以一见面就封官许愿。

与徐向前的含蓄形成鲜明的对比,许继慎则是锋芒毕露,让张国焘感到不易驯服,因此,他当面吹捧许继慎是红四军师长中最出类拔萃者,但在讲军长人选时,却议论许继慎有“国民党军官作派”。因为许继慎来之叶挺独立团,他对叶挺崇拜备至,叶挺是很注意仪表的人,从来都是着装笔挺。许继慎也是如此,后来成为解放军中将的徐深吉当时是一名新兵,对许继慎的第一眼印象非常深刻:这个人“中等身材,头戴一顶鸭嘴式的海军蓝呢子帽,身穿海军蓝呢子西服,外面套一件刚到膝盖下的海军蓝呢子大衣,脚穿一双黑色帆布五眼胶皮底鞋,帽檐下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浓浓的眉睫,配着小小的八字胡须,手里还拿着一根二尺来长的皮马鞭子”。可想而知,许继慎这身打扮在大别山区肯定很出格,张国焘也正是拿这类小事做文章,抵消了许继慎的威信。

对曾中生,张国焘则是满面冷霜,因为曾中生也是由中央派来的,但与王明没关系,所以也属于排挤对象,张国焘打击曾中生也有讨好王明的意思。因此,他把大别山的形势说得一团糟,认为特委领导执行的是一条“非布尔什维克路线”。

国民党这边,曾扩情又对许继慎做起了文章,向蒋介石建议针对许继慎展开策反工作。

蒋介石最初对此很没信心,“许继慎受共党之毒甚深,不是轻易能打动的,别忘了,两年前我们在上海还被他诓去一笔款子。”

提起这件事,曾扩情就恨得牙痒,许继慎曾狠狠耍了他一把,让他很丢面子。他连忙解释自己的计划可行性,“今非昔比,以往许继慎是年轻冲动,一条道走到黑。现在大概要成熟多了,听说他最近在共产党中颇遭冷遇,军长也被降为了师长,心中自然会有一股怨气的。如果校长适时地对他进行安抚,他不会无动于衷的,也许就此接受招安,浪子回头。再说了,就算他顽固不化,我也有后续手段。”说着话,他从口袋中掏出拟好的信,递给蒋介石过目。

蒋介石细细浏览一遍,只觉妙不可言,此信乃文言,虽然主题明确,说服许继慎归降,但用词遣句极为讲究,很模棱,很含糊,让人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仿佛发信人和收信者之间已经有着很深的默契。“嗯,写得很好,既起到了策反的作用,也有离间的功效,亏你想得出来。”蒋介石也不由地夸奖道。

曾扩情洋洋得意,“兵者,诡道也,不所不用其间。”如果许继慎识象,就率兵投诚。如果他想向共党表忠诚,这封信就让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另外,送信人也是我精心挑选的两位黄埔同学,他们也作了必死的准备,随时杀身成仁,效忠于党国。

最初接到这封信的时候,许继慎一头雾水看不懂,虽然他明白蒋介石对他进行招降,但许多话语焉不详,甚至无中生有。徐向前首先警觉起来,从这封信的内容看,许继慎与发信人不止一次接触。曾中生的态度也很严肃,“送信的人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