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狙击手和汉语中的神枪手神射手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在早期所用武器上有冷热兵器之分。狙击一词在英语中是指“乘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狙击手(Sniper)原指隐蔽在工事里进行射击的人。现在我们常常把那些经过特殊军事训练,全面掌握了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狙击手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执行特种作战任务不可缺少的一个专业兵种。
狙击手一词最早源于1773年左右,是当年流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之间用来赌斗的一种狩猎游戏。常驻海外的英军士兵常以猎杀当地一种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灵敏的沙锥鸟(Snipe)为赌局,并以猎杀多寡来决定胜负。但沙锥鸟敏感异常难以接近,未等猎手举枪便在瞬间消失无踪,一般猎手是很难打到它的。因此,人们把擅长猎杀该鸟的人称为sniper,Sniper一词在后来的作战中也成为军中狙击手的专用术语。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狙击手最常使用的狙击武器是装有光学瞄准镜的步枪,射手利用光学瞄准镜可以在能见度不好的射击条件下进行清晰的观察瞄准,从而提高射击精度。在夜间射击时,还可在狙击步枪上装上夜视瞄准镜或是接通光学瞄准镜的分划照明具,用来提高夜间射击精度。狙击步枪分为非自动与半自动两种,而半自动狙击步枪在战斗中应用最为广泛。狙击步枪性能与构造和一般的步枪基本相同,不过狙击步枪的瞄准基线要比普通步枪长一些,膛线也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多数配装光学瞄准镜或夜视瞄准具及折叠式双脚架,还有的则装配有消声、消焰装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杀伤力巨大地大口径(12.7mm)狙击步枪的问世,使狙击战斗任务从单纯的活动目标扩展到可遂行摧毁较远距离(1500米左右)上的敌装甲和观测器材等目标。新型狙击武器的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狙击手的作战能力和狙击范围,有时甚至成为指挥员实现某种作战企图的最佳手段,在一些特种作战行动中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作用。
早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狙击手的优异战绩令各战线上的德军胆寒,也使狙击手的名声大振。在美军发动的侵越战争期间,美军在战斗中平均击毙一名敌方士兵所消耗的子弹竟高达20余万发,而一名优秀狙击手在战斗中平均用弹却只需1.3发。
在我军的作战史上也不乏狙击兵的神话传奇。在抗美援朝期间,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王牌部队第67军勇冠三军创造了全志愿军歼敌第一名的记录,67军共歼敌87847人雄踞诸军之首。那些现在被一些人吹得震天响的什么“万岁军”等所谓“十大王牌军”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其中,我67军仅在防御作战中以狙击方式歼灭的敌军就不在少数。抗美援朝时期最富狙击盛名的狙击手,当属我志愿军著名狙击英雄张桃芳。当年刚入朝参战的新兵张桃芳所在连队坚守的阵地,是在当时有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曾涌现出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的597.9高地。张桃芳所在连接防该阵地后,这名新入伍不久的战士在战斗中对狙击作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虚心地向老兵们请教射击要领苦练射击技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成为本连的一名狙击射手,当他第二次执行狙击战斗任务时就击毙了一名美国兵。中国人有句老话说的好,“买卖不怕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狙击手张桃芳开张后也应了这句老话,在狙击作战中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的40多天狙击战斗里,他仅用240发子弹就毙、伤七十一名美国大兵,一举成为全连名副其实的头牌狙击手。
连长看到张桃芳这名新兵还有潜力可挖,便推送他到团射击训练班培训。在训练班里他如鱼得水,不断和兄弟连队的狙击高手们切磋交流射击体会,这使他的射击感悟和技术又上了一层楼。射击集训结束后,他们团长要考核神枪手们的枪法。张桃芳出场后一反常态没有打靶子,而是以五枪击落四鸟的惊人神射技压群英。张桃芳回到连队后,他以自己的神射技术大展拳脚,飞快跃过毙敌百名的关口,在我志愿军狙击射手榜上中崭露头角。他的狙击英雄事迹也在国内各大报刊登载,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神枪手。家里开花内外香。对张桃芳狙击战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还是来自于战场上的交战对手美军方面。尽管他们不知道张桃芳是何方神圣,但是597.9高地志愿军狙击手的夺命枪法,令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大兵们胆颤心惊,视其为一线步兵的心腹大患。美军调来了最富有战斗经验的狙击手,企图打掉张桃芳这名我军狙击作战的王牌射手。在中美两军顶尖狙击手的精彩对决中,张桃芳以东方人的特有聪明和智慧干掉了对方狙击手,这连一贯高傲自大的美国人也不得不自叹不如。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