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人代会刚开完。
李汉平:后来参加这个会议以后住的院,这个期间,我是一直在他身边,师东兵说采访过他2次,这个造谣也太离奇了。
记者:您和这个人跟本没有见过?
李汉平:没有,没有见过他,而且说实在的,耀邦同志在文艺战线上、包括对这个闲谈呀、宣传呀、文艺呀、理论呀,他跟具体人谈的机会很少,就见了个巴金,其他的很多都是会上发表的一些意见,师东兵这个作者,不可能见到耀邦同志。耀邦同志见什么人,这些事都是我来安排的,不可能。
记者:那就是肯定没有见过?
李汉平:肯定没有见过。
记者:那师东兵说他这个关于耀邦同志的访谈,是自己编造的。
高勇:他编造的,他也不了解耀邦同志的特点,他编的这些话不像,了解耀邦同志的人一看就知道不像。你比如说,耀邦同志没有那种特点,接待这么一个人一谈那么长时间,而且长时间长篇大论的发议论,还说你的书我看过了,好像还在吹捧他,不可能的事。
李汉平:他用耀邦同志的口气,吹捧他自己。耀邦同志他自己的工作风格、文字的表达,也不是这样的。
高勇:对。耀邦同志跟人谈话,他就是举例可以,像那样长篇大论的谈是没有的,就跟李锐谈的那次是最长的了。师东兵写的比李锐的长多了。
记者:哦,师东兵的书有数万字呢。
高勇:而且根本是不认识他的,他是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情况。
李汉平:李锐原来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开十二大的时候也是人事组织班子的一员,他和耀邦同志谈得来。师东兵和李锐的情况不一样。
高勇:情况不一样,当然不一样了。
李汉平:耀邦同志根本不会长篇大论,而且文章风格、文字的表达形式都不是耀邦同志的。
高勇:像他这样的人,即使见到耀邦同志,说几句话还有可能,绝对不会长篇大论,耀邦同志跟我们也不会那样说话。
记者:李秘书,高秘书,这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耀邦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以后,他跟华国锋同志有没有个人的联系和交往?
高勇:好像没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李汉平 高勇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