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参考消息》从内部刊物到公开发行
2007年11月26日 15:39中国新闻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我回到报社心里挺高兴,心想冯健办事痛快,也没有写正式报告要求批准,就直接在参编部中布置下去,调了新华社进城以来就从事参考报道工作的老编辑李抹陈专门负责“周末版”。1984年5月19日,《参考消息》第一个“周末版”就同读者见面了。

然而,第一个“周末版”没有在读者中获得特别反响,原因就是动手太仓促,酝酿不充分,策划不周全,没有做好事前宣传工作。但是,“周末版”还是办了下来,而且越办越好,读者反应也越来越热烈,甚至有读者来信希望整个《参考消息》都办成“周末版”。这就为以后办好和再往后开设“专刊”、“副刊”、“特刊”打开了一个思路。

还有一件事虽然和《参考消息》本身改进编辑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因挂上了《参考消息》的招牌,在此还应该提一下,这就是出版《参考消息专辑》。

出版专辑,原是参考报道工作中的一项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参编部成立时就开始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以至粉碎“四人帮”后一个时期都没有停止过。只是专辑有的挂在《参考资料》名下,称为《参考资料专辑》;有的什么刊物名称都没有,在参编部内被称为“白皮书”。专辑的出版时间也不固定,视工作需要和编译力量而定,有的是上边出的题目,参编部组织力量完成的。这些专辑,发送的对象不同,但都是内部的,免费随有关刊物发到订户手中,就是没有《参考消息》订户的份。

改革开放初期,专辑工作的改革是:换了招牌,从《参考资料专辑》改成《参考消息专辑》;发行对象也从随其他内部刊物订户免费发送改为面向社会,出版前先在《参考消息》上广告公示,需要的订户先缴费预订,订户没有条件限制,尽量满足需要,同时避免造成浪费。简言之,就是扩大这一部分信息的开放程度,取消读者的限制条件,变免费提供为有偿服务。

《参考消息专辑》的内容仍是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大任务选材:保卫世界和平、实现四个现代化、统一祖国;再就是增加一个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反应,这是《参考消息》读者关心的热点课题。它没有具体的编辑出版计划,而是视信息开发情况和编译力量而定,可以说是“短、平、快”或“现炒现卖”的办法。

我约略查了一下,从1983年下半年到1986年底,也就是从《参考消息专辑》出版第1期《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海外人士评中国农村生产责任制》到我离休,不到4年的时间里,共计出版了28期。其中的《日美欧苏是怎样发展科技的》、《举世瞩目的伟大试验――外国报刊谈中国改革》、《现代世界的政治体制》、《21世纪新领域》等,都是其他媒体没有发表过的,都是第一次和中国读者见面。

出版专辑,中国读者可以用最省钱的、最便捷的方法读到丰富的信息,对于人们了解世界大有好处。当时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陈云等,就曾派人来订购他们感兴趣的《参考消息专辑》。

中缝刊登广告与“内部刊物”4个字的悄然消失

《参考消息》中缝刊登广告,与《参考消息》的编辑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又是改革开放初期《参考消息》的一项创新工作,给新华社的广告事业也带了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