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自办互助学堂:我们不是在复古
2006年10月26日 12:48
相关Tag

课程设置

经典诵读不是最主要课程

新京报:在日日新学堂,孩子们的课程是怎么安排的?

无将大车:课程每天不一样,像书法(软笔)、经典诵读、语文、数学、体育是每天都有的,生命教育、儿童文学欣赏、美术、戏剧表演、音乐是一周一次,科学和手工是一周两次,综合实践每周一次。

下一步还计划开设英语、围棋和武术。

新京报:你们为什么考虑把经典诵读纳入教学中的?

蓝色的星空:它有一个大的教育背景,就是五四之后,教育的片面西化,我们自己传统的东西丢弃得比较多。此外,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比较好,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对这些的体验。

但是,这不是我们特别主要的一个课程,我们希望能加进一些,但肯定不会有太多这样的东西。

新京报:你们还打算开设围棋、武术这样的课程?

蓝色的星空:这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武术一方面是防身自卫,更关键的是我们希望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围棋主要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是种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锻炼思维,我们觉得这个时候不用让他们知道1+1=2什么的,这种东西我觉得目前不用学。

新京报:学堂的老师和别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无将大车: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她有10年的名校教学经验,还有国际的教学经验,她的经验和理念都比较到位,现在又在读教育的研究生,听到我们这个事情非常支持。

我们的教学主要靠老师,家长只是起个辅助作用,老师会定期和我们交流,包括教学计划、规划,我们都一起讨论,一旦定下来,就由老师实施,我们不会干预。

新京报:你们在社区网上的帖子里说,孩子们在这一个月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

蓝色的星空:孩子们可能不会表达出来,但是会表现出来,让你觉得他们非常快乐。

无将大车:我跟我的孩子有沟通,她很愿意在学堂学习,孩子们也不羡慕上其他学前班的,遇到有人问是哪里的,都很自豪地说“在日日新”。

新京报:上了一个月了,孩子们的变化明显吗?

无将大车:我可以举个例子,这里有个孩子,原来性格比较内向,经过这段时间,现在在大庭广众前表演都非常大方。我们认为,他以前在幼儿园,由于性格内向,容易被忽视。而我们这里因为人少,孩子的一点变化马上就能被关注,孩子也能很快感受到关爱,性格很快就变得开朗了。

蓝色的星空:如果孩子从小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里,就等于在培养他的服从意识,自主性就很难发挥出来,我们目前这种方式可以做到平等,如果在学校是比较困难的。

质疑声起

这种教育孩子能否适应社会

新京报:但是,有人怀疑你们这样培养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

无将大车:有这种担心的人很多,也很正常。但是现在学校和社会隔离得也很严重,包括一些大学生,独立能力很差。

我们为什么不希望孩子进入传统的教育体制里,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现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为什么在专家眼里具有社会性的学校出现这么多问题?这是他们应该反思的。而我们要开门办学堂,给孩子们提供一切的机会到社会当中,比如综合实践、口语交际课程,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交际、沟通,去倾听。

我们设想过很多,比如说每年让他们在外地生活一个月,在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吃在当地,住在当地,和当地的孩子、大人接触,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实,而不是到那儿看一眼就走了。他们这么成长起来,怎么会不适应社会呢?

蓝色的星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其实现在的学校也挺复杂的,包括家长的影响在小学中也有体现,而孩子在小的时候正处在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非常不利的。而我们这个环境强调公正、相互友爱、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应当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新京报:你们的孩子如果今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无将大车:不会的,知识是相通的,我们虽然不以知识为主,但是我们要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有了能力,学习知识应该是很轻松的。我们不以考试为主,但是我相信考试是没有问题的。

新京报:你们作为家长还希望孩子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无将大车:宽容、友爱、高尚的品德,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爱自己、爱别人,爱祖国,对社会有责任感,懂得幸福地生活,懂得怎样让别人幸福地生活,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

未来发展

能否办小学现在还不好说

新京报:你们打算把学堂办到什么时候?会不会担心遭遇“孟母堂被叫停”的情况?

无将大车:目前我们学前班没有这个问题,做小学的能不能成,现在还不好说,做小学需要更大的勇气,做学前班是一个初步的摸索和尝试。

我们相信我们是对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从众的问题,才不去那样做,而且我们现在是做学前班,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即使是小学也没有那么多风险,小学的知识量比较少的,教法得当的话,在一个小规模的班级中,两年三年就可以完成了。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的兴趣被扼杀了比什么都可怕。

新京报:有人对你们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质疑,说是在开历史倒车,你们怎么看?

蓝色的星空:确实我们从一开始就面临了一些质疑、反对,有的甚至都是很不理性的,我觉得大家对于一个有价值的新事物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思考。

新京报:你们说过这么做是对现在教育体制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无将大车:我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一无是处,我们这么做也不是说要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批判,但我们至少可以在现在这种状态下探索一条新的路。

我们做这个和现在的教育没有矛盾,也不是反对现在的教育。我们这么做对这个社会是有益的,现在教育资源紧张,我们主动地把我们孩子在公办学校的位置让出来,让更多的孩子进入学校,我们主动放弃国家对每个孩子的财政补贴,家长自己来承担这种教育的成本。假如我们的孩子成长得非常好,能为社会做点贡献,那就是社会的人才,一旦有问题,承担责任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精神很完善的人,这是我们的理想。(采写:记者杨华云 摄影:记者薛珺)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