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正文 |
|
相关Tag | [王光美] |
王光美惦记李敏、李讷,吩咐刘源“聚会一次”
满堂笑声中,83岁的光美奶奶在亭亭阿姨搀扶下如约而至。妈妈和姨妈急忙起身迎上前去,紧紧握住老人的左右两手。
晚年的光美奶奶很少应酬,几乎从没到饭店请过客。这次,她却破例想请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两家吃饭。老人告诉刘源叔叔:“前些日子,她们姐妹俩都来看过我。我年岁大跑不动了,又老惦记她们和孩子们,就聚会一次吧。”她嘱咐道:“源儿,你早点准备啊!”另外特别交代:这是两家的聚会,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
与光美奶奶同来的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她就是刘家的老保姆———颇具传奇色彩的“赵姥姥”。“文革”开始后,1967年光美奶奶被关押,1969年少奇爷爷含冤去世。刘家受难,多亏赵姥姥带走刘家最小的女儿小小,赵姥姥身边成为刘家子女的相聚点,她帮少奇爷爷的儿女们度过了不堪回首的岁月。她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1976年外公去世后,李讷姨身患重病,生活非常困难。1979年光美奶奶出狱后,和赵姥姥找到李讷姨,帮助她安家、做家务。不久姨妈与姨夫王景清结婚,老人闻讯非常高兴。如果说,与少奇爷爷的风雨同舟,令世人对光美奶奶深表钦佩,而对外公后代的无私帮助,则使我们对光美奶奶的博大胸怀肃然起敬。
光美奶奶喜爱游泳,泳姿优美。她常带当时七八岁的效芝表弟去游泳。直到现在,光美奶奶仍坚持每周游泳健身,所以身体依然矍铄。不过这几年,她已很少外出。妈妈和姨妈经常去看望她老人家。
此时两家人都已到齐。大家问身体,嘘冷暖,其情融融,其意深长。这是两个特殊的家庭,其成员的命运可以折射出国家命运的兴衰,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以这次聚会实在难得。
两家人频频举杯祝王光美健康长寿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入席坐定,两家人频频举杯祝光美奶奶健康长寿,也向赵姥姥敬酒致谢。妈妈和姨妈多次极为关切地询问光美奶奶的身体和起居。老人微笑着说:“你们俩身子都弱,年龄也不小了。但比我还是年轻得多啦,所以更要多注意才是。”光美奶奶向毛家姐妹举杯:“你们多保重!”随后转向我和效芝:“祝孩子们有出息!”
“人生易老天难老”,妈妈和姨妈都到了花甲之年,亭亭阿姨和刘源叔叔也已年过五旬。当年中南海的一群孩子,现在都进入中老年。然而“天若有情天亦老”,物换星移,功名荣辱俱往;时过境迁,真挚情谊犹存。面对此情此景,刘源叔叔告诉我,他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席间热烈讨论还在继续。对当前的世评物议最多、也是最幽默的当数亭亭阿姨了。亚洲、欧洲、美洲;政治、艺术、拍卖;事业、生活、家庭,漫无边际,妙趣横生。中间,刘源叔叔起身把效芝拉到光美奶奶身边,说:“您看,他是不是越长越像毛伯伯戴八角帽的那张照片?”效芝慌忙撤身摆手,“不像,不像!”亭亭姨立即接口:“不是不像,你是想说不敢像吧?”笑声中,大家的目光集于表弟效芝,好像都在对照记忆中的形象。李讷姨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欣慰。
左一杯,右一盏,两家人的欢宴进行了两个小时
刘源和效芝叔侄俩,左一杯,右一盏,频频互敬,话题似乎集中在先进武器的性能和台湾问题上。不到半小时,已是半醉微醺,面赤汗发。我常逮住他们酒话中的口误和言辞里的咬字不清调侃,逗得大家直乐。
众人乐,乐他俩已醉。说实在的,作为决胜千里的统帅之后,他俩的醉,正是为这两家之乐而醉!
伟人们为了事业,付出毕生的一切,并没有给亲属后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甚至连所有家庭都应有的温情回忆,也极其有限。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改变,更不能抹去;当事者的回顾总是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不可避免的片面性;旁观者的记忆更随着境遇变迁因人而易。眼前,这一切已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家人的欢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录像机摄下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幕幕场景。妈妈和姨妈兴趣盎然,偶尔交头议论,不时插上几句,始终满意地笑着。银丝皓首的光美奶奶没有怎么讲话,慈祥而超然地看着孩子们,孱弱清癯的面庞上泛起红晕,显得那么幸福,那么美丽!
这两家的后人其实早就回归到伟人们共同的奋斗与共同的荣辱中。或许,正是相通与共通、理解与同情,才使两家人的聚会如此轻松愉快、亲密无间。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今天,我们屡经辉煌又饱受灾难,千年一统又内乱不止的民族,完全应该而且一定能够超脱一切阻碍前行的羁绊,携手走向美丽的明天!
摘自《中国青年报》孔东梅/文
(作者注:本文已经刘源叔叔核对并指正。编者注:作者为毛泽东之外孙女,文中标题为本报加)
编辑:
许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