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李鸿章是“汉奸卖国贼”实在过分(组图)
2008年09月11日 16:18中国经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清朝] [李鸿章]

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由于伊藤博文在日本政坛的崛起,他在关西的家乡,山口县长门地方(靠近当时中日谈判地点马关镇附近)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也都占据了日本政坛要津。1895年4月10日,马关镇春帆楼上,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举行第四次谈判,闲谈中李鸿章又莫名其妙地自摆了一个下风,奉承伊藤,有如下一段话:

李鸿章:“长门乃人物荟萃之地。”

伊藤博文:“不比贵国湖南、安徽两省所出人物。”

李鸿章:“湖南如贵国萨斯马,最尚武功;长门犹安徽,然不能比,所逊多矣。”

伊藤博文:“此次败在中国,非安徽也。”

这又是一段匪夷所思的对话。伊藤博文奉承中国的“湖南帮”、“安徽帮”,李鸿章又说人才所出,安徽不如长门。最后还是伊藤博文安慰李鸿章,甲午战争日本胜出,但是“安徽帮”不需要为全中国的失败担罪名,淮军将领们是在代表中国作战。中日两国宰相,固然是拿着各自的“地望”来开玩笑,轻松谈判气氛。但是,地方的帮派势力确实是中日两国政治格局中的真实存在,湘系、淮系,主持着晚清中国的军事和政治,这是很明显的事。

这番谈话表面轻松,拉扯各自的“家乡话”。但是这番说话,实在是切中中国政治要害。中央政权的地方化分割,是清朝政治的一个新问题。“湖南帮”、 “安徽帮”在“太平天国”以后的猛然崛起,导致了清朝政治的极大变数。像很多没落的王朝一样,清朝走过了“康乾盛世”之后,统治基础日渐薄弱。用200 万满人,加上蒙、汉八旗的少数人口,统治着一个庞大帝国,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必须往下层社会寻找新的支持集团。湘、淮军集团,是清朝不能不用,却又不得不防的大势力。

清朝入关时,“八旗”兵、“绿营”军横扫中原,马踏江南。占领中国后,他们是军政合一的统治阶层。“八旗子弟”在清中叶开始腐朽,被太平军一冲而垮。这时候,曾国藩、李鸿章领湖南、安徽地方民兵性质的“团练”,揭竿而起,死缠烂打,最终力挽狂澜,攻占“天京”,成为能够救清朝于不亡的主力军。战后,湘、淮军没有解散,全编制地转为清朝的正规军,分派到各省担任防务。在随后的“洋务运动”中,湘淮军用洋枪、洋炮、洋舰、洋操武装起来,直到甲午年间被打败。此后,又收拾败军,编练成伍,号称“新军”。1864年到1911年,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后,就是靠着湘淮军,赖以维持了最后的不算短的四十几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