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中共] |
于是他构思内容,指导起草文稿。这就是纪念周恩来的《相知相识五十年》,纪念刘少奇的《卓著功勋,彪炳春秋》和纪念彭德怀的《追忆彭大将军》。其中,纪念刘少奇和彭德怀的两篇文稿,他是8月28日、29日在病榻上阅定的。
9月2日,杨尚昆开始立遗嘱。9月14日子夜,他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在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各同志的报告中写道:
“关于我的后事,一定要向中央表示要求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二是火化,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公埋在一起。”
“还有几摊子事情,比如回忆录等,我也作了交待。”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杨尚昆呕心沥血忆党史,争分夺秒怀战友,情真意切地关心当年的水灾。其高风亮节正合他的四哥杨闇公的名言:革命者“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杨尚昆缅怀周恩来的文章发表于199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缅怀刘少奇、彭德怀的文章却成了遗作,分别发表于他逝世后的10月27日和11月24日。回忆录的事,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继续负责。
2001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反映他民主革命斗争经历的《杨尚昆回忆录》,同时出版的还有记述他在1949-1965年人生经历的《杨尚昆日记》。回忆录只讲到1949年进北平为止,只占他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天不假年,原计划口述的“中办二十年”、“文革”后复出及协助邓小平整顿军队等内容均难以完成。此次《杨尚昆回忆录》再版,除校勘文字外,为弥补上述缺憾,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批准,对原附录《杨尚昆生平纪事》中1949年至1998年的内容作适当增补,仍照原体例编排,已帮助读者对照已出版的《杨尚昆日记》,了解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主要经历。《杨尚昆生平纪事》依据《潼南杨氏族谱》、杨尚昆同志的文章、报告、讲话、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和张闻天(1935至1938年)年谱中涉及杨的有关条目辑录综合而成,以档案为主要依据。体例上,有的系年系月,经纬清晰,有的只有轮廓。这是限于查阅到的资料,并非按编写年谱的要求搜集所致。同时,把见到的资料,按时间次序列一索引,不致散失,为以后研究杨尚昆同志生平者提供方便。(章学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研究员、《任弼时传》成员)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