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老舍自杀之谜:为何选择太平湖[组图]
2009年06月11日 09:16新京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舒乙提供的老舍去世前病历资料,老舍支气管扩张大量咯血,1966年7月31日住进北京医院,8月16日出院。

1966年的太平湖

1966年初夏,满恒先发现“太平湖里突然出现许多大红、墨黑的金鱼”,后来知道当时人们为了隔离开和“四旧”沾边的任何生活喜好,就在太平湖放生养的金鱼。再后来,“经常还能从湖里捞起字画、瓷器,甚至三枪牌自行车,再后来就会漂上来一些死人,我们小孩连林子也不敢进了,怕里面有吊死鬼”。8月的一天,满恒先听弟弟说,“又有人投湖了,是个写书的人,穿得干干净净,死得很体面。”后来,满恒先才知道那个人就是写过《茶馆》、《龙须沟》的老舍。

老舍在1966年8月24日前后的具体活动,至今依然是个谜。有事实证据的是一张诊断报告。“支气管扩张大量咯血,5天后7月31日入院,8月16日出院。”老舍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身体一直欠佳。舒乙回忆,“8月中旬,老舍先生和我还有妹妹说过一些话,第一个意思是说‘谁给了他们权力?’又说,‘又要死人了,而且是清白而刚烈的人’。还说,‘欧洲历史上有无数次文化大革命,都是以文物的大破坏告终的。”舒乙称当时并没明白老舍先生说这话的含义,事后才恍然大悟。

“老舍先生当时似乎预感生命将要到尽头,他当时说了三个人的名字,都是他的朋友,1966年之前,在回家的路上就跳进了什刹海。”事隔多年,当年老舍的好友马松亭夫妇,向舒乙透露了一个细节,“1966年8月中旬,我在什刹海旁边乘凉时,看到老舍远远走来,双方都默默无语,老舍在小马扎上坐了一小会,就起身走了。并说,‘马大哥,咱俩再也看不见’。”“老舍先生在当时是一个难得的清醒的人,他的死是一种反抗”,舒乙说。

老舍之死的不同叙事文本

1966年8月24日前一天的“八二三”事件联系着老舍之死。学者傅光明研究“老舍之死”数年,写了四本书,多年前采访了数位事件亲历者,发现“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叙述都不尽相同,甚至出入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到底什么是置老舍于绝境的一步,没有答案,亲历者有称,老舍当时和红卫兵发生了争执,还有人认为老舍是因为家庭关系冷漠而陷入绝望等,舒乙说,“我和我的家庭已经麻木了,我们不用去申辩什么,选择沉默。”

另外,张林琪和白瑜以“八二三”事件亲历者的视角写过文章:“人群中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尖着嗓子叫‘我揭发,老舍在解放前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了美国……’”萧军后来曾写小文称,8月23日在国子监同被批斗,老舍和自己有目光的交流,老舍眼中发出奇异的光,那光让他不寒而栗。傅光明还采访了在国子监参与揪斗老舍的当年女八中的近百位红卫兵,“只有一个人隐瞒姓名接受了采访,不断地哭,她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希望转告自己对老舍家人的歉意。”傅光明对此都表示理解,甚至关于8月25日太平湖打捞老舍尸体,也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有三个人说是自己打捞了老舍的尸体。傅光明说,“历史在发生时就碎裂了,事后不过是拼凑那些碎片。并不是求得事情的真相,而只是在做一个历史文本叙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曹燕 高玮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