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于1961年去世。他的长子梅葆琛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国务院派专人陪同我到宽街附近的一处棺木经营处,经管理人员介绍,有一口茵沉木的棺木是当初为孙中山先生准备的,后来苏联派人送来了水晶棺,就没有用上,一直存放至今,上级指示任何人不能随便使用。现在得到周总理的亲自批示,给梅院长安息之用。”
文中的“茵沉木”也许是“阴沉木”之误,与“沉香木”显然有很大区别。当然,这些细节差异无关紧要,如果梅葆琛的叙述属实,那孙中山的“第一棺”也算适得其主了。
奉安大典中的宋庆龄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宋庆龄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忠实地追随自己的丈夫,即使历尽苦难、出生入死,也在所不惜。然而,当孙中山的身影突然消失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个娇小的女子并非想象的那样柔弱。
在孙中山永远离开以后,宋庆龄所遭遇的处境比以往更加凶险,但她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立场。她曾全力支持“五卅运动”和由其引发的省港大罢工,立场鲜明地痛击企图分裂革命阵营的国民党右派,致力于北伐战争……1927年7月,她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坚决与背叛革命、公开反共的蒋介石、汪精卫决裂;并向新闻界公开宣布:“在国民党现行政策不改变之前,余决不参与任何活动;于革命事业不纳于中山主义轨道内时,余决不担任任何党务。”为彻底打破蒋介石企图利用孙中山及自己的影响以实现专制独裁的阴谋,宋庆龄毅然决定流亡国外,先去苏联,后移居德国柏林。
当她接到关于参加“奉安大典”邀请的时候,并不感到意外。很明显,蒋介石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捞取政治资本,宋庆龄如果回国,等于从某种意义上承认蒋介石是孙中山名正言顺的“接班人”。但是,作为孙中山的夫人,她又不能拒绝参加大典。宋庆龄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她当即决定回国。不过,在动身之前,她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断然发表《关于不参加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宣称:“为了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误解,我不得不声明,我坚持1927年7月14日在汉口发表的声明……在那个声明中我宣布不再参加国民党的工作,因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政策和活动是反革命的……我参加葬礼绝不是,也绝不能被解释为缓和或改变我的决定,在国民政策完全符合已故孙逸仙博士的基本原则之前,我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该党的任何工作。”
这一声明,对于蒋介石企图有所利用的幻想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1929年5月,宋庆龄取道苏联经满洲里归国,于5月18日晚6时乘火车抵达北京(当时已改称“北平”)。下车后,不接见任何外人,由孙科夫人陈淑英陪同,从站台上直接乘汽车至西山碧云寺。到达孙中山灵前时,宋庆龄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手指着棺椁,卫士明白她的意思,连忙轻轻揭开覆盖在棺椁上的国旗,透过玻璃棺盖,宋庆龄再一次看到了丈夫的面容,禁不住放声痛哭,抚棺连呼:“总理,我在此地,你哪里去了?”陪同人员无不下泪。
此后几天,陆续举行改殓、公祭、奉移典礼,5月26日,宋庆龄随灵车南下。28日凌晨3时40分,车抵蚌埠,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在向灵车致礼后,特地登车拜见宋庆龄。
然而宋庆龄绝不给蒋介石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尽管蒋介石已经为她安排了舒适的住处,妹妹宋美龄也竭力挽留,但在奉安大典结束后的当晚,宋庆龄就乘车离开南京前往上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陈光中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