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安大典中的若干细节
北平距南京上千公里,这般遥远的路途,如何安全稳妥地运送孙中山的灵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奉安委员会根据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运输工具。
第一路段是从北平西山的碧云寺至前门的火车站,采用人力。这一路段原本计划使用汽车,但需要事先对碧云寺至西直门长达48华里的马路进行彻底大修,时间紧迫,难以实施,最后还是“决用杠夫奉移”。迎榇专员办事处最终选定专营“红白喜事”的西长安街日升杠房,雇用杠夫共分3班,每班除64名杠夫外,还有拨旗夫、拉幌夫、以及负责遗像亭的夫役等等,总人数为283名,一律着蓝白两色的统一服装。在整个移灵“奉安”过程以及南下途中每一次更换交通工具、直至最后将孙中山的棺椁安放入墓,均由他们负责。
第二路段最长──由北平前门火车站至长江北岸的浦口,采用火车。按常规,自北平至浦口,有现成的北宁、津浦铁路可走。但是由于1928年5月日本野蛮制造“济南惨案”并占领济南,造成南北交通阻断,因此,最初确定的移灵路线不得不绕道平汉路、陇海路再转津浦路南段。
5月26日,孙中山灵榇南下一共动用了九组专列。其中的第六列为灵榇专用的灵车列车,共挂15节车厢。第六节是特地改制的专用车厢,承载孙中山灵榇;它前面的第五节车厢属宋庆龄专用;第七节车厢属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孙科子女专用;此外还有迎榇专员办公车厢、送殡来宾车厢、卫士和杠夫车厢等等,在这趟列车上,还专门配备了无线电台。
5月26日,第一列迎榇宣传车上午9时由前门开出,最后一列随员来宾车于下午6时30分由前门开出。灵车列车于下午5时由前门车站正点发车,在沿途的天津、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临城、徐州、符离集、蚌埠、明光、滁州等站均作停留,接受官民祭拜。直至5月28日上午10时,方才抵达浦口。
如此庞大的专运列车编组,在中国铁路史上应是空前的。
第三路段自浦口过长江,采用军舰。承担这一水域灵榇运输任务的是海军威胜军舰,该舰早已在5月中旬调至浦口附近江面停泊,并按统一要求进行了装饰布置,海军第二舰队负责江面的警卫。5月28日中午,承载灵榇的威胜舰缓缓驶往下关,舰上的海军军乐队高奏哀乐。当时参加仪式的中国海军“通济”、“楚有”、“豫章”等舰艇均在江面列队拱卫,包括参列的日、英、法等外国舰船,一律降半旗致哀,并鸣放礼炮。
第四路段自下关中山码头至中央党部、再至中山陵,采用汽车。5月28日12时10分,威胜舰抵达下关中山码头。灵榇上岸,由北京杠夫抬入灵车,在场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以及孙中山家属,均亲手扶棺奉移。那辆加长的灵车是特地向美国纳喜车行定做的。灵车沿新修成的迎榇大道缓缓而行,下午3时15分抵达中央党部,仍由北京杠夫将灵榇移入祭堂。
接下来的三天为公祭日;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
6月1日是正式的“奉安日”,由中央党部至中山陵的路段仍由汽车载棺。凌晨2时,相关人员齐集,4时起灵。男宾执绋而行、女宾乘车随行;前面有铁甲车及骑兵连开道,两侧有200名军校学生组成护灵团护卫;各机关团体的送殡队伍在指定地点陆续加入,形成一个长达五六里的庞大队伍,而沿途观瞻的民众竟有50万人。
上午9时,灵车抵达中山陵石级前的广场。
第五段、也是最后一段路程:自广场至墓室,仍用人力。9时20分,灵车停于亭式的灵舆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灵舆,起杠上行。由于台阶陡长,行进十分吃力,杠夫需竭尽全力。至祭堂前的平台后换用小杠,将灵榇移入祭堂。在那里,举行了奉安典礼。礼毕,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安放。随后,参加奉安典礼的全体人员最后入墓瞻仰;接着,宋庆龄率孙科夫妇等家属亲手关闭墓室大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陈光中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