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巡:解开姓"社"姓"资"的死扣
2008年11月18日 10:54新华网 】 【打印

邓小平的谈话不仅中止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批判“和平演变”和民主社会主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经过几番姓“社”姓 “资”的争论,在对恪守传统苏联模式的“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在中国终于真正成了主角。

那么,邓小平的辉煌思想会不会成为中共十四大的主旋律,“市场经济”会不会正式写入十四大政治报告,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市场经济”写进十四大政治报告,就意味着“市场经济”成为全党的共识,发展市场经济也将成为全党的使命与责任。

1992年4月30日,在北京中南海,中国的最高决策层——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讨论十四大报告的初稿。在此之前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常委们明确提出报告要通篇体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于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问题,很自然地在报告起草过程中作了重大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是十四大报告的焦点之一。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者各自根据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理解,提出了三种说法: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更切合我国的经济实际,更易于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呢?当下,只有确立一种比较科学的提法,才有利于统一全党的认识和行动。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中央党校小礼堂,面对数百名省部级干部,就这个问题坦诚地亮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江泽民进一步解释说,他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而且资本主义经济也并不是无计划的。所以,使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可以为大多数干部所接受的。

十四大报告继4月30日拿出第一稿后,根据政治局常委会的意见改出了第二稿、第三稿。7月上旬,又根据江泽民党校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改出第四稿。7月23日和24日,邓小平就报告发表了看法,认为报告是有分量的,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报告采纳了邓小平的修改意见,又改了两稿。8月间,报告第六稿印发到全国119个地方和部门征求意见,在3000多人范围内进行了讨论。9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第七稿进行讨论。一周以后,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报告第八稿。10月5日至9日,十三届九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报告第九稿。到10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四大宣读的政治报告,已经是十易其稿了。根据十四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又对报告稿作了多处改动,直至10月21日公开发表。

随着报告稿的一次次修改、一次次争论和补充,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和论述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善。我们党把一向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同义语的“市场经济”写入自己的政治报告中,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人民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写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快,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就在党的十四大形成了共识。“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堂堂正正载入了十四大报告,成为全党大多数党员的共识。中共总书记江泽民面对2000多名中共十四大代表,面对全中国和全世界郑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至此,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画上了句号。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舞台上先是反角,再到正面配角,再到正面平行主角,最后成为真正主角,并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演出波澜壮阔的时代壮剧,最生动不过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