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的“战胜国”:中国参加一战始末
2008年05月26日 09:06文史精华 】 【打印
相关标签: [一战]

日本这时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它向美国施加压力,后来又针对美英提出了“种族平等”议案使美英为难,这个议案4月11日被否决,日本又散布拒绝参加国联的空气。为此美国改变了4月10日同意将山东直接交还中国的规定列入和约的决定。4月15日美国在五强外长会议上提出将胶州交五强托管的建议,日本仍反对。21日威尔逊和日本代表会谈,日本提出山东问题必须按日本的主张办。威尔逊把日本的态度向“四人会议”作了汇报,英首相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交国联以委任统治地方式管理,日本说这是对日本的不信任。次日,日本警告说,山东问题如果得不到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这之后,美、英等首脑都讨好日本,以中日已有成约为借口,要中国守约,而置中国的主权于不顾。

4月23日中国代表团看形势已不利,又提出妥协方案。1.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先由五大国暂收。2.对德和约签字一年内日本把胶济租借地交还中国。3.日本在胶州的军费中国愿付。4.开放胶州湾。4月24日因为和会没满足意大利得到的要求,意大利代表团撤离回国。关于《对德国要求的提案》,大会4月28日委托美英专员同中国商议。

美、英、法、日对山东问题又进行了一番相互承认对方利益的交易。4月30日日本同意口头声明,日本的政策是把山东半岛的完全主权交还中国,只保留原来给予德国的经济利益,并在青岛建立一个居留地。接着美、英、法通过了对德和约中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条款。他们根本不让中国参加有关会议,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背着中国强行作了决定。几个大国都得到一些战败国的领土或殖民地。日本得到了原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这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

5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将有关山东问题条款的主要内容转告中国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再三索要草约文本和会议记录,都被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国内请示,并于5月4日向美英法严厉抗议,谴责这个牺牲中国主权的决定。

在国内,人们在4月底就已知道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失败的消息,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人们要求“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1915年任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是签订二十一条的代表之一,这时任交通部长。章宗祥是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曾任驻日公使,当时任币制局总裁、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裁。他们又是段祺瑞向日本借款和签订军事协议的经手人,因而人们当时称为3个卖国贼)。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收到国内团体大量来电,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北京政府批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辞职”。6月10日徐世昌申请辞大总统职,被议会挽留。6月13日内阁总辞职,龚心湛代理总理。

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签字不签字呢?代表团曾考虑过不签字,但怕得罪英美法。北京政府知道签字是违背全国人民意愿的,但认为若不签字“不惟有负各国调停之苦心,抑且不啻自绝于国际联盟之保障,各国将来更难过问”,因此仍主张签字。6月23日北京政府电令代表团,先力争保留,如果办不到只能签字,国务院并说明理由通知了各省。这之后,外交部连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签字一事由陆总长自行决定。政府一直未作拒签的指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