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对话
重拍南京大屠杀的人一直在变,电影里最重要的主角却始终不变-中国人,日本人。即使随时代进步,日本演员能出演日本兵时,人们仍发现,让日本的普罗大众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依然那么渺茫。
由于1991年东京举行“第一届国际和平电影节”,《屠城血证》幸运地漂洋过海去东京作为开幕式电影放映,导演罗冠群却没有亲证这个时刻:“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日本大使馆那边本来应该提前一天给我们签证,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结果我们没有赶上原定的飞机,错过了开幕式。”罗冠群特意让组委会单独给他放一场:“他们找了东京最好的配音演员来配音,我觉得很不错,甚至比我们原来的都好。”《屠城血证》得了大奖,但最终没有在日本公映。
此后无论是国产的《南京大屠杀1937》,还是美国人角度拍的《南京》等纪录片,无一例外都没能在日本电影院公映。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并不是一味地反对中国人来书写这段历史,譬如2002年姜文的《鬼子来了》就在日本正式公映,日本能接受它,或许在于其“和中国惯有的‘抗日电影’”不同(《每日新闻》)“,”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这里被描述和被追问的,只不过是还原至人类本身的脆弱姿态(《朝日新闻》)“,而罕见地引发日本人热议的《鬼子来了》却因为”立场问题“在国内被禁映。
随着《拉贝日记》正式被日本全面禁映,能否不再是自言自语地讲述”南京大屠杀“,能否让这头被释放的”怪兽“也吼到海那边去,”这是我们的核心任务。“陆川觉得之前的人之所以没走到日本和国际上,因为他们讲述态度有局限:“就是想替中国人把这事说出来,以受害人方式来倾诉。这种倾诉由于当时政治环境,是不会被世界接受的,因为我们没有进入一个外部世界的价值观,无法和世界对话。”
陆川把与世界对话的希望落在和平主义、反战主义的叙述角度,比如关于日本人“由鬼变成人”的描写,所有看过的外国观众都很欣赏,“他们都很喜欢日本人那条线,说这是大师级的,但中国人的形象,陆川是主旋律了。我听了心里很痛苦,电影节已经接受了某种中国人固定印象,中国人一旦抗争、有个性反而会被人鄙弃。”所以有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南京!南京!》“完美电影”的赞美,陆川挺清醒:“他的话我不会全信,这片我不觉得是一个能获奖的影片,比起进入国际电影节,我更想冲进日本。”
拍摄期就得到日本NHK电视台七次探班采访的陆川,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和日本方面谈发行,希望下半年能给一个惊喜:“日本那边很恐惧,因为《可可西里》是在东京公映过的,他们觉得这个导演拍这个片有点可怕。”或许陆川想对日本观众说的,和之前对中国观众说的一样——“别怕,我在电影院等着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陈炯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