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外媒对邓小平访问日本的报道(图)
2009年04月15日 08:30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邓小平] [外交]

(资料图片)1978年10月23日,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欢迎邓小平到访

20多年后,中江要介先生回忆起邓小平访日的几个细节还深为感动:10月28日,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在奈良饭店用午餐时,宴会厅隔壁正在举行的婚礼吸引了他。邓小平高兴地走到婚礼现场,向新婚夫妇祝福。邓小平与这对新人握手的场面被一位青年拍了下来,照片以“意外的祝福”为题刊发在次日的《读卖新闻》上,一时被传为中日友好的佳话;另一件事是中江在陪同途中问邓小平对日本的什么感兴趣,邓小平回答说中国老百姓冬天使用煤球,时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他想知道日本有没有不产生一氧化碳的煤球。中江要介说,邓先生时刻不忘中国百姓疾苦的心情真是让人感动。他回忆说,邓小平在访问中总是边参观,边对比,了解哪些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哪些应作为教训汲取。在从东京到京都的“光号”新干线列车上,他问邓小平:“现在时速是240公里,您感觉如何?”邓小平听后微微一笑:“这对于中国太快了。”接着说:“我们现在很需要跑。”中江说,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邓小平的话意味深长,既表达了“要让国家迅速发展”的迫切心情,也指出了办什么事也不能过于着急,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的道理。

东瀛归来不久的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这是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在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有人高高托着收音机,和周围簇拥着的一大群过往行人一起收听中美建交的新闻。在人民日报社门前,索取《号外》的人把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在天安门的金水桥畔,等着发放《号外》的人排成了几条长龙。1978年的中国,人们太想知道来自外面世界吹来的风声了。

时任中国驻美国办事处主任的柴泽民回忆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时说:“尼克松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关系之门,但是没有实现建交。尼克松在1972年看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时候就讲,在我任第二届总统期间,我一定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由于‘水门事件’,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此后他的继任者福特总统就职,他在1975年12月访问中国,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也讲,在我第二届总统当选之后,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果他在竞选中失败了。所以,卡特总统一就任,他就提出来,要在第一任,也就是四年之内,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三任美国总统的愿望终于实现。

邓小平的照片登上了1979年第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这家在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的媒体评为1978年年度人物。在序言中,杂志撰稿人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弘、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该杂志这样形容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的时间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如同让航空母舰在一角钱硬币上转圈。杂志列举了1978年的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件,如波兰的大主教卡罗尔·沃伊蒂瓦荣登教皇宝座(约翰·保罗二世);加利福尼亚退休的实业家霍华德·加尔维斯提出“第十三号减税倡议”;狂热的巫术预言家吉姆·琼斯对自己的信徒们导演了一场使913人丧生的灭绝人性的屠杀及自杀“白夜”等等,“然而,以上这一切,较之于中国决定加入世界大舞台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邓小平启程访美。这次前后共7天的访问成为中国改革年代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事件。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生前曾经打算亲自前往华盛顿拜访美国总统,还曾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表示愿意作为一个旅游者去密西西比河游泳。但限于新中国长期被西方世界孤立起来的局面,毛泽东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