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两大舰队1973地中海大对峙[组图]
2008年08月28日 09:39文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地中海危机] [冷战]

图25:美海军“萨克拉门托”号补给舰(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斗后勤支援舰),图为1968年在执行补给任务的“萨克拉门托”号

10月16日,苏军装备舰炮的“摩尔曼斯克”号巡洋舰和1艘“科特林”级驱逐舰替换了装备导弹的“格罗兹尼”号巡洋舰和1艘“卡辛”级驱逐舰,继续跟踪部署于克里特岛以南的美军“独立”号航母战斗群。虽然这次轮换旨在对抗美军航母构成的现实威胁,但与其说是为了发挥军事外交作用,不如说是出于后勤保障方面的考虑。由于无法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实施补给,“格罗兹尼”号巡洋舰及其护航舰艇不得不驶往克里特岛以东代号为“15点”的锚地,该地有5艘补给船为其补充燃料。谢苗诺夫在日记中对此抱怨道,“美军舰艇都能由巨大的‘萨克拉门托’号补给舰(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斗后勤支援舰)提供补给。由于我方运输船是那种满载补给品从一个港口驶向另一个港口的型号,因此我方舰艇不适于实施海上补给!当我看到(美国人)巨大的海上浮动仓库时,心中充满了嫉妒之情!”

10月17日,以军装甲部队穿过苏伊士运河,苏军为此制定了由海军陆战队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登陆并有限度“显示”力量的初步方案。这种作战部署并非缺乏先例,据波波夫上校回忆,苏军曾在1968年1月实施过这种登陆行动,目的在于对以色列夺占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做出回应。

苏军此时的登陆行动与1968年“消耗战”期间的登陆行动一样属于显示力量的性质,但苏联在“赎罪日”战争发展至这种敏感时刻,可能会认真考虑不采取直接干预行动。苏军扎博斯基上校在1999年撰文指出,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苏军在实施两栖登陆行动时遇到了后勤保障方面的难题。苏军大批海军陆战队当时仍在塞瓦斯托波尔等待部署至地中海,并已有7艘大型和中型登陆舰部署于该海域,但它们都在用于运输武器装备。因此,时任苏联海军司令的谢尔盖·戈尔什科夫上将命令用已部署的登陆舰作为运兵船,并在地中海海域所有苏军战舰和辅助舰船上的舰员中选取“志愿者”组成登陆部队。据谢苗诺夫称,数千名苏军官兵签名参加将与以军作战的登陆部队。然而,这种措施表明地中海分舰队在某种程度上已陷入困境。

10月19日,美第六舰队司令丹尼尔·墨菲上将通过旗语告知苏地中海分舰队司令沃洛布耶夫上将,要求苏联海军遵守1972年《海事协定》,不要将舰炮和导弹瞄准美军舰船,但地中海分舰队参谋人员确认美军飞机同样违反了上述协定。苏联外交部接到了来自美国国务院的抗议,地中海分舰队由此接到了苏联海军参谋长要求更加严格执行协定的命令。

当时,阿拉伯国家的失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10月19日和21日,萨达特两次呼吁苏联迅速采取措施,使阿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联合国安理会于10月22日通过第338号决议,要求参战各方在12小时内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参战各方都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叙利亚执行了该协议。然而,苏伊士运河东岸的战火仍未停息,埃及陆军第三军已在该地被以军完全包围,并且不顾开罗方面的命令不断试图突围。以色列迅速利用停火协议失效的有利时机,继续进攻被围困的埃及军队并向苏伊士市挺进。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