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攻倒孔祥熙
2008年04月28日 08:44《百年潮》杂志 】 【打印
相关标签: [国民党]

孔祥熙是蒋介石的连襟,其特点是“以领袖之意志为意志”,一切惟蒋之命是听,因此,深得蒋的喜欢。傅斯年上书之后,孔祥熙曾于4月25日上书蒋介石,要求辞职,但为蒋慰留。

傅斯年等联名上书,多方面说明孔祥熙不能担任行政院长

第一次上书无效,傅斯年不肯罢休,酝酿再次上书。不过,这一次不是个人行动,而是与人联署了。

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大会在武汉召开,傅斯年被聘为参政员。会前,傅斯年即积极活动,制造倒孔舆论。孔祥熙听到风声,在参政会报告时特别卖力,企图讨好参政员。但是,傅斯年等仍于7月12日致函蒋介石,从才能、信望、用人、友邦观感等方面,条分缕析地论证,孔祥熙不足以担任行政院长一职。函称:

第一,就中国官场应付技巧言,孔祥熙可称超群的上等人才,然而,对建设近代国家、主持大政的良规大义,却毫无所知。

第二,孔祥熙纵容夫人、儿子聚敛金钱,奢侈、豪华,“实为国人所痛恶”。

第三,孔祥熙用人唯亲,凡山西同乡及旧时同僚,都优为安插。

第四,孔祥熙国际舆论不佳,难以得到援助。

第五,孔祥熙以孔子后裔自负,而“持身治家”,每多“失检”。

函件最后,傅斯年等要求蒋介石为抗战前途计,“审察事实,当机立断”,免去孔祥熙的职务,以慰四海之望。

蒋介石事前就知道傅斯年在酝酿联名上书,很不高兴。书上,自然没有结果。

第三次上书,52人联名,向孔祥熙发动猛烈进攻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28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前4天,在国民参政会谈话会上,傅斯年等发表激烈的抨击孔祥熙的谈话,得到多人同情,于是,决定再次联名上书蒋介石,继续讨孔。会议推7人起草。同月27日定稿。

函件要求严格考核国家要员的功过与声名,分别晋升或罢退。函件特别严厉地批评了抗战以来的外交和财政,认为所有“迟缓、疏忽、懈怠,以及人事纠纷”等等问题及其损失,都在于有关官员的不称职。函件最后将责任归结到孔祥熙身上:

即如行政院长之大任,在平时已略如外国之首相,在此时尤关于战事之前途。若其人一切措施不副内外之望,则国家之力量,因以减少者多矣!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