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发鸭绿江:抗美援朝决策的台前幕后故事
2008年04月13日 12:04人民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抗美援朝]

毛泽东曾考虑出兵限度问题

毛泽东在出兵朝鲜问题上,曾经有一个考虑基点,这就是:如果美军不越过三八线,中国也派兵,但只摆在鸭绿江一线或者北朝地区,作为朝鲜人民军的战略支持力量,而不与美国军队正面交战。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毛泽东就对来访的金日成说,一旦朝鲜境内爆发战争,我们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三个军,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没有妨碍;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越过三八线,我们也不管;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

显然,毛泽东考虑了中国出兵朝鲜的限度问题,并且把这个限度讲得十分清楚:美国越过了三八线,中国军队必然打过去;美国军队不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不参战。这一点,从朝鲜战争爆发初期中国的反映也可以看出来。朝鲜战争爆发,特别是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新中国立即作出强烈反应。除了声援朝鲜,还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台湾事务给予愤怒的声讨。但在此时,毛泽东还不想牵涉进这场战争中去而打乱自己原定的工作部署。如下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1950年6月30日,即朝鲜战争爆发5天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中国大陆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同一天,毛泽东、周恩来联名签署了《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复员工作的决定》,开始大规模削减中国军队员额。当时有人建议,朝鲜战争爆发,东北地区受到威胁,是否停止军队复员,让现有军队转入战备。周恩来的回答是:对朝鲜战场的情况,总参谋部、外交部要密切加以注视,而复员工作仍按原计划进行。由于朝鲜战局的变化,毛泽东也不得不预先作好准备。7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周恩来对此有一个说法:宁可“备而不用”。从历史情况来看,1950年8月下旬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的主要注意力,仍主要是放在土地改革和国内经济建设上。

到8月下旬,朝鲜战局恶化,毛泽东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此时,他才考虑了出兵朝鲜的问题。周恩来在8月25日召开的第47次政务会议上说,朝鲜战争拖长的可能性增加了。周恩来讲这句话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召开了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的会议。在这次会上他指出:“我们对于朝鲜,不仅看作兄弟国家问题,看作与我东北相连接有利害关系的问题,还应看作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要设想战争的长期化,要考虑到出国作战的问题。“如果出国作战的话,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

9月15日,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并且迅速向朝鲜北方推进,朝鲜人民军有被美国军队全部消灭的危险,朝鲜亡国在即。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了朝鲜。那个时候,毛泽东每天都站在朝鲜半岛地图前,久久思索,他频繁地找中共中央领导人和高级军事领导人商议,和周恩来商议的时候最多。显然,毛泽东此时开始考虑了出兵朝鲜的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商议后决定,先派人到朝鲜了解情况。9月17日,中央军委派遣一个5人小组随柴军武赴朝了解情况,同时熟悉一下朝鲜战场的情况。9月22日,中国政府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居留中国的朝鲜人民有权力回去保卫祖国。”这个声明一方面表示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朝鲜人民与美国进行斗争,一方面也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进犯朝鲜北部。

 

相关阅读: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图)

抗美援朝 毛泽东痛恨斯大林出尔反尔(图)

揭开林彪拒绝赴朝作战真正原因

抗美援朝中苏军援谈判内幕:艰难谈判竟达5个月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的女战俘:杨玉华(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