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林彪] |
“办公室所有的人都参加了骗林彪。有一次,叶群参加政治局会议去了,林彪问她哪里去了,老保姆王淑媛不小心说了真话,惹得林彪大发脾气,叶群回来把王老太狠狠骂了一顿,还说要赶走她。”
在对待“最高指示”的态度上,母女也是冰炭不容、背道而驰的。
1968年,林豆豆到青岛采访,写了篇《二下九厂》,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毛泽东看到了,因署的名是个化名,毛泽东便查问是什么人写的,当知道是林豆豆写的后,毛泽东很高兴,在政治局开会时,表扬了这篇报道,叶群当然高兴,认为给她露了脸。当毛泽东看到林彪时,又提起了这件事,林彪不知道这回事,弄得很尴尬。回到家里就发了脾气。问叶群是怎么回事?叶群才把林豆豆写东西的事告诉了他。他仍很不高兴。
毛泽东表扬了林豆豆后,江青醋劲大发作,亲自跑到毛家湾来找叶群,说什么林豆豆那么能干,是不是让林豆豆(代她女儿)去主持《解放军报》算了?叶群当然赶紧表示,林豆豆还是个孩子,她怎么能跟李×比?
毛泽东自从看了《三下九厂》后,通过W传达说,要林豆豆以后每隔二个月就写一篇像《三下九厂》这样的文章。叶群受宠若惊,林豆豆很不愿意写,叶群却正好相反,坚持让她写,写了就给安排发表。这样一来,既可表示她在“紧跟”,她对伟大领袖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又可把林豆豆支开,减少她接近林彪的机会。
九月十二日,那个难忘之夜
关于“9·13”的报道,已经发表很多了。有的比较真实、有的虚实参半、有的纯是云山雾罩恣意胡想胡写。但是,关于林豆豆在这个神秘夜晚中,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基本态度,报道还是比较一致的。的确是她在发现叶群、林立果阴谋活动后,首先通过“八三四一”部队向中央报告的。
她为了使叶群和林立果的阴谋不能得逞,还向警卫部队提出了四条措施:一、调一辆大卡车来,把公路堵死;二、砍掉一棵大树,把路挡住。大家知道,双峰山的公路不宽,两侧有的是参天巨松,砍一棵很方便;三是调二十名警卫战上拦截车辆通行;四是封锁机场道路。
据林豆豆讲,她提出这一方案后,当时警卫部队的负责人认为是切实可行的,都同意了。但是,当林立果、叶群、林彪即将出来上策的紧要关头,不知什么原因,这几条措施却十分意外地没有付诸实施。当部队负责人向北京请示时,迟迟得不到答复。当豆豆抓过电话,亲自报告情况紧急时,却从听筒里听到一个完全出乎她意料的“指示”,她一听,气得把听筒摔了。这时外头的枪声已经响了!
后来以谢敬宜为首的专案组在审查林豆豆时,林豆豆曾讲到这一情况,并追问当时电话上为什么那样回答?专案组警告她,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林豆豆是个守纪律的人,也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但,有的时候在有些事情上,要求“两全”还是困难的。
拦截计划为什么没能实现?的确是个谜。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负责处理具体问题的人,对林豆豆说的话,不敢不信,也不敢全信,“是不是她们一家子在闹什么矛盾呢?”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人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当林彪的车子开出之际,警卫部队还是开了枪的,以乎又说明是相信林豆豆所说的话。
美籍华人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讲过一段话:“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黄先生对中国的许多见解都是很深刻的,这一见解也不例外。不过我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中央,总路线一直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事物本身有它的复杂性,再加上主客观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彻底搞清需要时间,需要条件。关键在于尽可能保留任何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对于我们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建设更高层次更理想的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从“天上”掷到了地上
“9·13”这一天,对于林豆豆来说,是她一生道路发生天渊之别大转折的一天。27年倍受宠爱、“敬重”、羡慕的优裕生活,从这一天开始结束了。从此开始了她欲做常人而不可得的非常时期。
相关新闻
作者:
官伟勋
编辑:
刘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