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 恶化 敌对 缓和" 看中苏关系40年变迁
2008年01月19日 10:44中国经济网 】 【打印

12月1日至3日,钱其琛外长应邀对苏联进行访问。这是30多年来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苏,主要任务是为中苏高级会晤作准备。代表团一行10人,住在离大使馆不远的柯西金街国宾馆一幢独门独院的老式小楼。小楼上下两层,除了主卧室、会客室和餐厅外,只有几个小房间,包括司领导在内,都是两人合住一间,我的房间靠近门口,正好在主卧室下面。

抵达莫斯科当天,双方就进行了紧张的会谈,主要还是围绕柬埔寨问题。中方主张,在双方已达成的内部谅解基础上,明确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表,形成《共同记录》。我方强调,越南军队应在1989年6月底以前从柬埔寨全部撤出,中苏双方应有一致的主张并促其实现。苏方表示,希望尽早解决柬埔寨问题,越南应尽早全部撤军,但不愿明确承诺促越撤军的期限。双方在撤军时间表问题上卡住了。如果不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邀请戈尔巴乔夫访华可能又成了问题。

第二天就要会见戈尔巴乔夫,怎么办?当天,大家都很着急,睡得很晚。次日凌晨,我在睡梦中被楼上的脚步声吵醒了,看院子里还是漆黑一片,可能是钱部长因考虑如何走出这一僵局而未能入眠。天亮后,钱部长与代表团的主要成员苏欧司司长戴秉国、新闻司司长李肇星等一起,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宾馆的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商谈着工作。外交官都有一个习惯,一般不在对方的室内讨论工作事宜。正如钱部长在他的回忆录《外交十记》中写道,“无法运筹于帷幄,只能策划在穹庐”。

早餐时,代表团成员都在一楼中间的餐厅里吃饭。就在餐桌上,钱部长拿出苏方提交的共同记录草案,当场在上面作了修改,然后交给戴司长,说马上找苏方谈,尽量按此达成协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撤军时间表问题上达成一致,即中苏双方希望越南军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例如在1989年下半年,最迟在1989年年底之前,从柬埔寨全部撤出。这正是钱部长彻夜想出的折衷方案。

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戈尔巴乔夫时,双方的情绪都很好,谈得无拘无束。戈氏显得很自信,十分健谈,主要介绍了国内改革的情况。在谈到两国关系时,他主动表示,对过去的事情,苏联也有过错。这是继斯大林之后,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向中方承认错误。关于中苏高级会晤,戈说,考虑到各种情况,他准备到北京去。钱外长表示,中国领导人欢迎他于1989年访华。这样,期待已久的中苏高级会晤终于谈定,这次访问的主要任务业已完成。走出克里姆林宫时,双方人员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