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 恶化 敌对 缓和" 看中苏关系40年变迁
2008年01月19日 10:44中国经济网 】 【打印

1973年,毛主席提出“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横线,联合起来对付“北极熊”。1974年,毛主席进而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具体指团结亚、非、拉第三世界,争取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第二世界,反对第一世界――美苏两霸,侧重打击苏联霸权主义。中苏敌对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关系中还发生过“间谍飞机”事件。苏联一架直升飞机误入我新疆境内,被当作间谍飞机抓获,并公开报道宣传。苏方一再要求释放机组人员,我方未予理睬。过了一年半多,苏外交部主管苏中关系的官员私下表示,要我方看在苏联人民的面上,释放机组人员回家过年。毛主席得知后指出,是否可以释放?我有关部门经研究,仍建议按间谍飞机处理,机组人员驱逐出境。毛主席详细了解情况后指示:三人无罪,罪在上级。临走前请他们吃顿饭,欢送回国。1975年元旦前夕,外交部通知苏方:经调查,机组人员关于误入中国的说法是可信的,现予释放,飞机交还。这等于公开承认过去搞错了。这在中苏两国关系史上是少见的,体现了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着眼于人民的思想。同时,即使在关系紧张对立时期,出于全局考虑,适当时候也可在策略运用上体现灵活性,使两国关系有所松动。

20世纪50年代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1980年满30年。条约中规定,在期满前一年,如任何一方不表示中止,则条约自动延长五年。这一条约早已名存实亡,但如何处理,是废除还是中止,费了一番周折。最后,于1979年4月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的方式指出:鉴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并非中方的原因,条约遭到践踏,决定期满后不延长。同时,通过外交途径将上述内容照会苏方,并建议就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改善两国关系举行谈判。苏方表示同意。

1979年9月至1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中苏国家关系的谈判。这是自1964年以来中国派往苏联的第一个高级代表团。中央指示,谈判中要坚持原则,不要示弱,谈而不骂,绵里藏针。这次谈判的核心问题是,要苏联从中苏边境和蒙古撤军,停止支持越南侵柬反华。我方强调,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中苏就可以发展关系。由于双方立场尖锐对立,谈判没有取得进展。1979年底,苏联出兵阿富汗。1980年1月,中方宣布,在苏侵略阿富汗、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制造新的障碍的情况下,进行中苏国家关系谈判显然是不适宜的。后来,实际上两国边界谈判也中断了,而且一断就是9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