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家孔从洲 “西安事变”打响了第一枪
2007年12月12日 10:22中国经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毛泽东] [西安事变]

孔从洲义正词严地说,事情虽然是他们做的,但那时我是院长,所有的责任由我来承担,要检讨,我去!跟他们没有关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孔从洲将军是特别善于运用这个工作方法的。他经常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情况,倾听大家的想法。所以学校的大事小事,他都心中有数。

孔从洲尤其尊重老教师,有什么问题都会征求老教师的意见,专门制定了“老教师座谈会”制度,不定期地召集一些老教师与老干部,同他们商讨建院和教学工作大计。

不过,他多听多了解情况,却并不干预具体负责的干部们的工作,而是充分信任,大胆放手,鼎力支持,同时勇于承担责任。时隔多年之后,当时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的苏广义在回忆孔从洲院长时,对他的这种领导风格依然感佩。

1966年4月1日炮兵工程学院脱离军队编制,改为地方院校,被命名为华东工程学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华工首当其冲被“革命”的是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院长祝榆生、教务部部长苏广义与基础课部部长沈正功。造反派苦心孤诣地搜罗材料要把他们批臭,甚至到北京找到了孔从洲。孔从洲已经于1964年7月被任命为炮兵副司令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虽然是毛泽东的亲家翁,“文革”中,孔从洲也没有逃脱被批斗、靠边站的厄运。但是,他还是对华工“造反派”义正词严地说,事情虽然是他们做的,但那时我是院长,我负责,没有我的认可,他们也不能做。所以,所有的责任由我来承担,跟他们没有关系!

作为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祝榆生在2005年获得了“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从1958年调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后,直到1973年,他一直在炮工工作。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是一位知识广博而又富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领导,在教师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他有主见,有魄力,在学院组建扩充专业时,他力主开设了许多国内首创的专业,有些甚至是十分前沿的专业。

苏广义、沈正功与祝榆生的共同点是,都特别重视基础课的教学,都强调严格教育。苏广义具体负责教学计划与大纲的组织实施,沈正功具体负责教师的进修培养等。

孔从洲一直特别信任与依靠他们,他们的工作也的确是在孔从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