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蒋介石] |
台湾游说团改变不了“不确定的友情”
不管美国是什么党主政、对华政策的决策人物是谁,美国影响外交的行政部门与国会总是互相牵扯。这样的政治构架决定了游说团的存在。台湾游说在美国历史悠久。1940年代,宋子文、宋美龄为争取更多援助前往华盛顿,拉拢了一批有力的美国朋友,包括罗斯福总统的亲信霍普金斯,当时的财政部长摩根索、报界大亨陆席等人。战后再由孔祥熙等赴美加强其力量、争取更多美援,操纵亲蒋的美国舆论,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
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两人都坚信天下人都可用钱收买。民进党执政以来,在美国雇用公共关系公司从事游说的经费增加了好几倍。
美国对外使用资源的优先次序,其心中自有一把尺度。冷战时代,美国决策者始终认定苏联才是真正的敌人,所以在朝鲜与中国开战是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为此美国不轻易给台湾国民党政权保台或保外岛的承诺,以免与大陆再次开战。
美国虽然从未排除签订多边或者双边防御条约的可能性,但在台海危机爆发前,这件事在国务卿杜勒斯诸多需要处理的外交问题中,很靠后。第一次台海危机,大陆炮轰金门才为台湾与美国结盟踢进临门一脚。这件事足以说明美国为了保持行动弹性不愿与台正式结盟。为了解决第一次台海危机,美国打算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停火案以保持台海现状,才以缔结共同防御条约为条件,希望换取蒋介石不否决该案。美国大使蓝钦在第一次台海危机过后,感慨美国缺乏应对中共攻击外岛的计划,以致危机爆发后一阵慌乱,除了使用核武器外不知还可采取什么行动,却也不想发动核战,变成除了妥协外,别无他途。
曾经的英国驻美大使法兰克斯爵士说美国对台政策的基础是“权宜主义加机会主义”。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依然基于从现实出发的利益算计。美国能够给予台湾的顶多算是“不确定的友情”。美国有人认为,如果现在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中美关系将倒退30年,回到尼克松时代。那时是尼克松来中国访问,是美国人自己纠正长期对中国实行的不现实的政策,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摘自《世界博览》2007年11月号lynn文)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