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文革] |
掌权有术
1967年1月,上海人民公社成立时,经王洪文推荐,张春桥同意,陈阿大成为公社委员。2月,上海人民公社改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又是经王洪文推荐,张春桥同意,陈阿大当上了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分管工交战线工作。从此,陈阿大进入了上海市领导的行列。
但是,陈阿大毕竟文化水平低,写个简单的条子,也避免不了错别字。怎么办?陈阿大有办法。他挑选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给自己当秘书,让这些人给他写讲话稿。当什么会议需要他讲话时,他就让秘书代劳,写好稿子抄清后,由他在会上照着稿子念。
当陈阿大下去检查工作时,就让秘书把一些文件中规定的条文先记下来,等对方汇报时,提出哪些事情要解决,他就把秘书写好的条文要过来,按条文内容,说些原则性的话。他的这种做法,在一段时间里还唬住了一些人,有的人认为,陈阿大“政策水平高”,“办事有原则”。
陈阿大当上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后,并未放弃对他原来的单位———上海良工阀门厂的控制。他仍然兼任良工阀门厂的革命委员会主任,并且安排他手下的亲信,掌握着这个厂的大权。
陈阿大利用他主管全市工交战线工作的条件,在工交战线安插了许多亲信当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他的这些亲信都对他唯命是从,这样他就控制了工交战线的大权,一旦有事,一呼百应。
突击入党
陈阿大在“文革”前只是共青团员,没有入党,也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书。“文革”后他忙于造反,也没有想到入党的事。中共九大召开之前,张春桥有一个“名言”:要让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革命派”入党,成为党的新鲜血液,“造反派就是要入党做官”。陈阿大自然也被张春桥看中,作为突击入党的对象之一,甚至在陈阿大还不是党员时,就被“内定”为九大代表。
为了让陈阿大快点入党,张春桥和姚文元亲自到良工阀门厂,召开整党建党座谈会,动员陈阿大入党。可陈阿大自认早就是党的人了,根本不知道还需要先写申请书。这使张春桥、姚文元十分焦急。他们让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一位常委专门找陈阿大谈话。不料无论怎么“启发”,陈阿大就是不懂要先写申请书,只是瞪着眼嚷道:我早就是党的人了,你要我做什么就直说了吧。这位常委只好点明:你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陈阿大这才恍然大悟,急忙表示:马上写,马上写。
我们现在从档案中看到的陈阿大的入党申请书,标明的日期是“1968年10月10日”。在秘书的帮助下,入党申请书写好后,张春桥、姚文元即调阅了陈阿大的入党申请书,并且指示:尽快发展陈阿大入党。
张、姚有指示,下面马上落实。10月19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王秀珍、市革命委员会常委黄涛,亲自到良工阀门厂去落实陈阿大的入党问题。他们一到厂里,立即安排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开会,并于当天,该厂金工车间就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发展陈阿大的入党问题。
王秀珍事先向陈阿大在良工阀门厂的亲信做好了工作,安排一些人在会上发言,对陈阿大歌功颂德,使其顺利入党。从写入党申请书,到被发展入党,还不到十天时间。
陈阿大入党不到两个月,就被张春桥定为出席中共九大的代表,这也创了一个纪录。从陈阿大入党到当上九大代表,速度太快了,以至他们连让陈阿大填写入党志愿书这件事都忘记了。陈阿大是在当上九大代表之后,才由别人代笔补填了入党志愿书。事后,又由陈阿大抄了两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