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真情不薄
2007年01月16日 21:13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薄一波]

 

1945年春夏之交,”七大“在延安隆重举行。在党的”七大“上,薄一波被选为中央委员。据了解,在酝酿中委、候补中委名单时,本来薄一波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当时,陈赓觉得薄一波是从监狱出来的(注:1931年被捕入狱,即后来“文革”期间著名的“六十一人案件”成员之一,1936年出狱),当党员可以,当候补中委不合适,就找周恩来和刘少奇先后反映。刘少奇后来向毛泽东报告有关情况。毛泽东听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正式中委?提候选中委就不妥。主席的意见,选举前在各代表团中进行了传达。因而,37岁的薄一波很顺利地当选为七届中央委员。

眼中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举重若轻”

在薄一波的眼中,邓小平是他的老领导,是毛泽东之后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薄一波与邓小平初次共事是在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是中央局书记和晋冀豫军区政委,薄一波是中央局副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薄是邓的助手。

新中国成立之初,同为中央局书记的邓小平、薄一波先后调中央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多有联系。1953年财政经会议后,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长职务;而留任财委副主任的薄一波,则协助邓小平领导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的工作。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一天,闲聊时,周恩来若有所思地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同志、小平同志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周恩来摇摇头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未加思索地反问:“总理,你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周恩来爽然一笑:“好啊!你又把问题原样奉还了。”

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回答:“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8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60年代,薄一波受命主持起草《工业七十条》,得到了邓小平和他主持的中央书记处的大力支持。面对“空头政治”等“左”的思潮,薄一波明确提出“政治挂帅要落脚到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也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肯定。在1966年的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针对一些“左”的责难,邓小平到会讲话,支持薄一波的观点。

1979年1月,邓小平首先同从12年冤案中走出来的薄一波谈话,征询对他的工作安排的意见。薄一波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兼任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后,邓小平要求他当机械工业的“秦始皇”,期望他在改革上做出成绩来。邓小平首倡创办经济特区,薄一波数度前往特区视察,从一开始就对特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是邓小平着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薄一波受命担任10年中顾委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胜利完成了中顾委的重大历史使命。其间,薄一波还受命处理若干重大问题,在辅助邓小平开创改革大业、统一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薄一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薄一波曾在接受有关记者访问时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历史上的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需要巨人而且必然会产生巨人的时候。如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巨人一样,中国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巨人。小平同志考虑问题,历来是从实践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懂得人民的心。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那些束缚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改掉了,我们的经济就能振兴。中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了,对世界也是一种贡献。”

1997年2月,惊悉邓小平逝世,薄一波十分沉痛,挥笔书赠卓琳女士——“一人千古,千古一人”,表达对这位20世纪中国伟人的崇高敬意和评价。

晚年,薄一波致力于党的历史研究,著有《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在这部书中,薄一波特别注重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对邓小平如何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做了许多论述。薄一波认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探索有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和发展。

身边人与知情人细诉中共元老平凡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