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星儿”带来更多可能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站内

给“星儿”带来更多可能

东南网4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尹荔 见习记者 陈阳阳 实习生 郑玮婕)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近日,以“真实的色彩:表达、融合性艺术以及神经多样性的独特视角”为主题的2025孤独症国际大会(莆田会场),在位于莆田市北岸经济开发区的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举行。

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是莆田市重点引进项目,联合瑞士拉维尼学院共同创建,旨在服务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

这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公益组织负责人参加,旨在搭建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有效促进我国在神经发育障碍领域实现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对接、康复教育标准体系对接、社会支持政策创新对接。

痛点就是起点

现场,投屏中出现了5个英文回答选项。

现场的主讲人马修用英语问:“What would you say?”

翻译老师马上解说:“现在,你应该说些什么?”

经过翻译老师的帮助,“星儿”小宁选择了“我一听到你的召唤,我就来了”的同义英文选项。

在2025孤独症国际大会上,美国密西根大学马修博士专为大龄“星儿”设计了工作坊《现代技术如何促进表达》。在工作坊,马修用他参与开发的招聘大模型培训现场“星儿”的求职能力。

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个案督导老师罗文慧介绍,小宁今年17岁,尽管在工作坊现场他的表现最佳,但与同龄常人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个标准差。目前,小宁在中心担任超市理货员,但伴随青春期而来的情绪问题最让大家担心。

因为存在情感交流障碍,很多“星儿”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所以在我国各级残疾人帮扶体系中,“星儿”及其家长都由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准对接。在2025孤独症国际大会中,福建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会长郑芳泽正是发起人之一。

郑芳泽告诉记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已达1/54。

郑芳泽指出,一方面,在目前的“星儿”康复体系中,人才短缺是最大的瓶颈,“常常都是心理学、幼教、医疗康复等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匆忙上岗”,而且人力成本十分高昂;另一方面,“星儿”对物的情感交流普遍比对人更加顺畅自如。他认为,通过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分担必要的康复训练工作,是未来可期的主流方向。

“现在的每一个痛点,都是未来工作的起点。”郑芳泽说。

是支持,不是训练

“星妈”吴珍是从小在美国西雅图长大的华裔。为了自己的“星儿”,她和丈夫走遍了全球,最终她选择了位于莆田的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

“我的孩子属于重度的孤独症,现在11岁了,一个字都讲不出来。”吴珍说,但在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她发现,孩子依然可以有尊严地生活,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

吴珍和丈夫住在瑞仕潜力少年医教中心的家长区,全年陪护孩子的成长,同时通过互联网经营外贸业务。有时,夫妻俩还会结伴周游世界。“因为对家长来说,孩子有尊严、能快乐能带给我们最大程度的放心。”

吴珍也是2025孤独症国际大会的参与者。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两位钢琴教授举办的音乐工作坊里,她热心地当起了翻译志愿者,为有音乐天赋和钢琴特长的“星儿”及其家长搭起了与异国专家沟通的桥梁。

从分享音乐助力“星儿”康复案例,到倡导“享受音乐本身而不是通过训练成为音乐高手”的理念……翻译中,吴珍感到,把每一名“星儿”看成一位闪闪发光的小天使,去接受他、爱他、支持他、成全他,父母就不会焦虑重重。“他们每一个都是值得被爱被尊重的生命,这样来看,是不是高功能,就一点都不重要了,就能沉浸在与他们快乐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并且感到珍惜。”

郑芳泽表示,目前国内的孤独症康复教育大多为碎片化服务,家长在各类需求中寻觅相应服务机构。他说,“全生命周期支持不仅是对‘星儿’,也应是对家长”。

(文中“星儿”及其家长的名字均为化名。)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