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变主意的速度,是各国永远始料未及的事情,关税政策几经转折,在相关部门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对等关税”豁免之后,特朗普却再次强硬起来。那些提前愿意对美妥协的国家,或许高兴得太早了,而中国进行的反制行为才是各方应该学习的榜样。
据多家美媒报道,特朗普表示:“如果美方暂停关税的90天内,有关国家无法与美达成协议,就恢复此前的关税政策”。
这一整套威逼利诱确实把很多国家都整不会了,本以为90天是特朗普集中力量对付中欧的期限,没想到成为其他国家最后犹豫的窗口。
看来,有些国家想躺着赚钱的美梦必须终止,要清醒一下面对现实。
印度、东盟这两大制造业基地,都想顶替中国位置,成为赚取美国逆差的经济体,然而生不逢时。
现在的问题,并非是谁能是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而是谁也别想再从美国赚取大额贸易逆差。
最新的税则细节来看,只要成品中有一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那么就能得到优惠豁免。
如果按该方式发展下去,各国想要发展制造业,就必须将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迁移至美国,才能相对获得减免。
这一套流程下来,能赚到手里的银子是十分有数的,恐怕根本养不起这两大经济体的人口红利。
可要是不接受,那么三四十的关税恐怕不会是最终数字,到头来还是要看双边贸易差额与特朗普的心情。
除此之外,有些特殊国家若是能让渡些政治利益。也能获得相应减免。
比如日本首相石破茂正急不可耐地与美方达成共识,其中就包括就防务费用与具体方案进行新的商讨。越南方面也是一样的,除关税之外,还加购了许多美制军火。
这些跳脱于关税之外的利益,是特朗普为国内军工复合体、医药科技巨头谋的福利,是每届美国总统必须做的事情。
唯一不同的是,拜登、奥巴马使用的传统技能是在在商言商,而特朗普更喜欢用敲诈、胁迫等手段。
多数国家在面对霸权欺凌时,则能忍就忍,而只有中国敢于反制。
当初特朗普搞暂缓90天的关税政策,不少人都称其为搞阵营孤立,中国局面要更加被动了。
先不说这从全球供应链与经济学的角度上是否可行,就是在政治常理上也完全行不通,没有国家会在如今的背景选择极端的外交倾向,如今加拿大的处境就是前车之鉴。其次是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也没有国家能脚踏实地的选择与之合作,多数人的心理状态都是忍过4年就会雨过天晴。
只是特朗普出尔反尔的性格,不太会让多数人挺过4年,甚至连90天的时间都不再愿意给他们。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个是被迫与美国进行谈判,在90天交出让特朗普满意的答卷。另一个就是与中方一样,用尽全力反制美国。
不过,从理性角度来看,这些国家体量不足,也没本钱与美国博弈,静观其变才是最佳选择。
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与中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中国对美奉陪到底的精神,进行自己的反制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